陈松用手指划过一个个书架,寻找着印象中的县志。终于在一个角落里,他看到了《东城县志》。
他翻到箭口林家村,村名的来历大致和陈松知道的一样,就是林家二兄弟的故事。接下来就是政治经济篇,虽然短小,但却面面俱到。这种事,大概不会记到一个和平盛世的县志里。陈松刚要合上它,却发现还有一个轶事篇。他心头一震,继续读下去。
轶事篇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林家村历史上曾出现多次不明原因的瘟疫。每次均有大概五到十人死亡,村里百姓认为这是大槐树里的蛇精所致,每个月圆夜村民都要到大槐树前祭拜。1966年,当事件再次发生后,县人民医院曾到村里调查死因,村民都缄口不言。事情不了了之。
陈松合上书。他觉得,这一次事情的出现,又是一次历史的重演。他想了一会儿,又翻开书,眼睛定在“县人民医院”几个字上。
他看看表,四点半。
“是我。志祥。”他坐到车上,拨通了“大眼”的电话。
“知道是你。又怎么啦?”
“咱们医院有档案室吗?”
“有。怎么,你又对什么感兴趣啦?档案室这个好办,你想来的时候,我带你去就行。”听上去,这件事“大眼”一点也不为难,“那里面都是一些病例的资料,没什么好看的。”
“1966的档案还有吗?”
“这个……我不太清楚,你要看老档案,有些难度。”
“你不是说好办吗?”陈松不解地问。
“我说的都是近几年,我们医院积累下来的档案。76年以前的档案留下来的很少,即使有也已经封存,锁到东城档案馆了。”
“咱的同学当中,有谁能想想办法?”
“王平量。他现在给县长做秘书,如果他找找人,应该能行。”
“我很长时间不联系他了,你帮帮忙,就说你的一个朋友想查查档案,也别告诉他查什么。这个事儿,我还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
“好吧。别忘了我们的约定。最后要讲给我听。”“大眼”强调了早上的谈话,“你等我消息。”
“最好是马上。”陈松不容商量地说。
“知道,知道。”
陈松扣了电话。心想,如果档案馆还存有那次调查的资料,可能会有些新的发现。
这时手机提示,他有一条新短信。
又是那个陌生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