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曾经问过父亲:一个人成功有什么秘诀吗?
父亲的回答是:第一自己的头脑要一流,第二要有几个一流头脑的朋友。
为了培养国歌,他父亲采用了一种奇特的教育模式,那就是给他请家教老师。不过国东强请的不是一般的家教老师,他认为正规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基础性人才,因此要想培养超一流的人才,就不能把孩子限制在正规教育的框框里发展,那种刻板教育模式说不定反倒会把一个天才培养成庸才。
所以,国东强对国歌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看得并不是很重,他要求孩子只要保持中游水平就可以了。但对国歌的业余教育他就抓得特别紧,他按照自己设计的培训计划为国歌请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家教老师。比如国歌三岁时就开始跟一位游泳教练学游泳,八岁时他的围棋已经达到业余三段水平了,至于书法、音乐、朗诵、口才、气功、武术等等那更是缺不了的,不过这些东西国东强都没要求他专精,只让他坚持一段时间后就由着他的兴趣发展了。
国东强主要抓的是两件事:一是为孩子找最好的老师教他怎么赚钱。这些老师是来自各行各业精英,他们把自己的行业经验和秘诀传授给小国歌,还手把手的教他模拟运作各种经营活动,让他体会不同工作的乐趣和辛苦。
另一件事是为国歌请了最好的学者专家教他怎样读书。这些学者专家有些是学富五车的权威,有些是前沿学科的年轻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属于一流的人物。他们教导国歌如何学习,如何读书,告诉他哪些知识是有用的,哪些知识是无用的,不同学科体系中的精髓是什么,每门学科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它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这种广博式的学习大大开阔了国歌的眼界,让他的思想境界远远超出了同龄人的水平。
不仅如此,国东强还一直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的教育方针。每年的寒暑假他都会亲自带着小国歌到全国各地访求明师,他曾经语重心长地对国歌讲:“你要记住,名师不等于明师,这个世界上徒有虚表的人很多,他们虽然有很大的名气,能教给你很多知识,但他们不能教给你智慧,只有明师能教你智慧,但这样的人太少了,可遇不可求。”
直到十六岁的那年夏天,国歌终于遇到了他心目中的明师。
那年夏天父亲带他到青岛旅游,听朋友介绍起一位自称思维教练的奇人。这个人专门研究如何教人思考,如何开发人的头脑潜能。父亲听说后非常感兴趣,拜托这位朋友一定要找到这个人。第二天,这位朋友就把那个自称思维教练的人请到国歌他们下榻的丽晶大酒店,在二楼的休闲茶座双方见了面。见面的过程非常奇特,国歌先考了考这个思维教练,一开始他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的猛侃神聊了一通,想考察一下那位思维教练的知识面,不过那位年轻人直是静静地倾听,偶尔插两句话,活跃一下气氛,没有多说话。后来就是国歌的父亲和这位思维教练的交谈,双方谈的主要是孩子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企业的人才开发与利用等问题。双方谈的很投机,也争论得很激烈,但国歌在一旁听得却是晕头转向。他觉得双方在某些问题上观点分歧是明显的,可是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最后他实在忍不住,提出了这个疑问,那个年轻人笑着对国歌说:“我们这是在相互考察。你父亲在考我,我也在考你父亲。”说罢年轻人和国歌的父亲都会心地放声大笑,只有国歌还是糊里糊涂,不知道他们笑什么,丈二和尚模不找头脑。
不过当天国东强就决定把国歌托付给这个年轻人,请他好好训练一下国歌的思维,自己乘第二天的飞机返回上海。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