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妞淫棍-第329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9章(2 / 2)

“华夏高科是咱们国家首屈一指的研发型企业,虽然是个民营企业,但是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牛部长以及上面的一些领导干部非常欣赏华夏高科。这样的一个企业要来参加咱们的投标会,要不是牛部长临时有事,他就亲自来陪同了……”这张秘书话里话外说的都是华夏高科的好话,但是此时他却没有一点肢体动作什么的,这让那组长有点摸不清头脑了……

一般来说,要是真正需要被关照的关系户,这张秘书不是应该在此时拍他一下肩膀啊,或者给个眼神什么的?夸的那么好,但是又不给暗示,这到底是要照顾呢还是不照顾呢?就在这个时候,倪广南则是按照贾鸿渐的只是拿出了投标书交给了那组长。

这姓严的组长笑了笑接过了标书之后,本来脑子里还想的是到底要不要照顾的问题,但是看了两眼标书的内容之后,他简直惊的要跳起来了!天啊!他看到了什么?程控交换机居然能当成移动电话用?天啊,是自己还没睡醒么?这严组长揉了好几下眼睛之后,再瞪大了眼睛一看,那白纸黑字上写的可不是可以通过增强性能让普通的程控交换机拥有蜂窝移动电话的能力?

天啊!这种奇葩的东西到底是怎么研制出来的?做了大半辈子邮电人的老严此时那真心觉得自己看不懂了,那感觉简直就像是让个21世纪的人看到了一个坦克和直升机合体后的场景——给坦克加上螺旋桨,然后坦克在空中开炮……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研制出来的啊!

不过在惊讶之后,老严却是突然想到了邮电部的那个招标的内部规定……里面好像还真说了能兼容升级功能特别是蜂窝移动电话功能为优先选择……当时他老严看到那内部规定的时候,还觉得这是邮电部上面的领导头头们脑抽了,异想天开的胡乱做白日梦呢——程控交换机能兼容蜂窝移动电话么?但是现在眼前的这华夏高科的标书里,那不是明明白白的白纸黑字写着正好符合么!

“难道,这玩意儿是邮电部按照他们的设计来订的规定?不能吧,这样一个民企不应该有这样的能量啊……那是通过关系提早知道了内部规定,所以可以提前设计出来与众不同的,打竞争对手一个时间差?”老严此时心里下意识的思考这种“巧合”的原因,不过很快他就根本不去想这个事情,而是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个标书上——他完全被这个标书所吸引了!

在这份标书里面,不但有各种具体的设计方案,甚至还标出来了如果运用了华夏高科这款程控交换机的话,那么在省会级城市里面兴建基站和信号塔需要大概多少投资,同时还列了个市场预测,按照现在市话标准收费的话,需要多久才能收回这些投资——这回本时间还真短,居然只要一年到两年就可以!那之后的就是纯赚啊!

他这个组长越看这标书越心潮澎湃,到了最后简直恨不得现场直接跟华夏高科签约了!这时候他根本就往了那华威公司的计划了!拜托,那华威公司哪怕计划再好,那也是灰色计划,总是有可能被上面抓住然后处分的!这年头邮电部门的职位那可是铁饭碗!而且跟华夏高科的这个方案一比,那华威公司的计划就是又不能给大家带来比较多的钱,还风险比较大!

起码按照华夏高科的标书的话,买这么一套程控交换机,那又能操作座机的,又能操作小灵通phs的,还能发短信,还有各种天气预报啊、股市信息啊之类的东西,这玩意儿那可是增值服务,这方面一年赚到的钱那再保守也不比大家坑国家的拨款少啊!而且那建立一个合资公司,也就只能现在坑一次钱,但是这个华夏高科的计划却是能让大家年年赚钱啊!

甚至按照华夏高科的标书上说的,各地邮电部门完全可以自己弄个三产的公司,专门负责提供这种增值服务,这样一来各种邮电部门员工的家属那都是能送进去了,而且这钱赚的还是光明正大的!随便什么人来查那都是绝对随便查都挑不出毛病的!而且还能给家属弄个好工作,大家还能多赚钱,还能没一点风险!这简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啊!

到了这时,那严组长算是突然一下灵光一闪的明白了刚才为什么张秘书不说清楚了!这华夏高科根本就不用收到额外照顾啊,只要给他们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他们就足够可以依靠自己的方案击败所有的竞争对手,哪怕竞争对手里有爱立信之类的国外巨头!

征服了这严组长,这还只是贾鸿渐带领华夏高科扫平国内程控交换机市场的第一步而已!(未完待续)

第四零三章神仙打架?

当华夏高科把标书甩出来之后,征服那么一个小小的蜀川邮电严组长还是非常简单的。征服了严组长之后,贾鸿渐则是带队开始扫荡其他的那些“边疆”省份,这就是按照他的那个“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来的。慢慢的转了一圈之后,四五个小时的功夫,华夏高科就把标书给了国内差不多除了直辖市以外的那些“老少边穷”地区的代表们了。

认为除了直辖市以外全都是“老少边穷”地区,这可不是贾鸿渐的看法,绝对不是!这只能是借用了某些外国厂商的看法,反正贾鸿渐在这么一上午的转悠中,基本上就没碰到有国外的公司来竞争的!甚至跟那些地区的邮电部门工作人员一打听,人外国大公司是根本来都没来过!

这种事情足以证明了那些外国公司对此时中国市场的认知,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