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道德真君看了一眼众人说道:“那洪水之患,吾已知晓,乃是三皇过后,五帝之劫,五帝过后,天下禅让之势将停,将家天下矣。”
又对大禹说道:“你若治理洪水成功,自然是这五帝的最后一位,那五帝之劫却是你来受之,一饮一啄,自有天数,久后必知。”
那伯益出列问道:“天下禅让之制久矣,选贤任能,才能人族大兴,若是家天下后,那若出了不肖子孙,岂不天下万民受难。”
清虚道德真君看了这伯益一下,双目有神,一身正气,真乃高明之士,说道:“你所言甚是有理,如果出了不肖子孙,惹下万民怨念不消,自有改朝换代之革命。我观你学识渊博,禹能得你相助,何其幸也?”
那大禹连忙点头,伯益却是一脸羞赧,说道:“不敢当真君赞言,伯益以前去峨眉山罗浮洞求教于截教赵公明仙长门下,赵仙长说我此生无仙缘,该享人间富贵,不愿收伯益为徒,不过却送我一本书,名曰《经略大全》,专讲经营天下知道,伯益受益良多,故而稍有见识。”
清虚道德真君笑道:“原来是赵公明师兄所传的书,自然是有真知卓见,你能得到,也是一番造化。”
大禹上前说道:“我父生前得女娲娘娘所赐九天息壤,然用之治理洪水三十余年,毫无成效,遗愿禹能继续其未竟事业,将洪水之患根除,为天下苍生造福,只是禹这些时间依然毫无成效,愿闻真君有何良策能教禹?”
清虚道德真君端坐于上,说道:“那水势流于低,不流于高,其性沉,善处于下,其势至刚至柔,你们光靠那九天息壤堵塞,不顺水性,自然难以成功。”
伯益也上前问道:“敢问真君有何妙策?”
清虚道德真君笑道:“堵不如疏,顺水之性,将那水势导向低洼之处,自然无事。”
众人一听,细细考量,不大一会都是个个面露喜色,说道:“一语点醒梦中人,多谢真君指点。”
清虚道德真君说道:“若要行此事业,你那九天息壤却是无用,却得请人为你炼制量水势之工具,和一把用来劈开沿途阻塞的斧头。”
大禹一听,说道:“敢烦劳真君相助,炼制这两样宝贝。”
清虚道德真君说道:“若是我自己炼制这两件宝贝,即使能成功,怕也要许多时日,不过我知道两人却是精于炼器,可以去请他们相助。”
大禹赶忙问道:“不知是那两位仙长?”
清虚道德真君说道:“你可去求我那师兄云中子和截教多宝道人为你炼制。我师兄云中子居于终南山,那多宝道人的洞府可让伯益去问赵公明师兄,他必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