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付这恐怖的危机?这是第一个问题确定以后紧跟而来的问题,即目标确定之后的战略战术。对此,这些绅士们拥有十分丰富的经验与智慧。经济的,政治的,外交的,战争的手段,在上百年的发家史中不可谓不娴熟。第二次世界大战,长年不决的中东战争,冷战时期,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世界性的宗教冲突,国际贸易磨擦,能源市场的垄断,能源价格的走向,包括全球所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哪一项问题的背后,会没有这些大鳄们绅士们的影子?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苏联解体,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这些大鳄们因为惧怕公有制的成功而制造出来的事件。这些私有制的既得利益者,带有一种天然的与生俱来的对公有制的仇视心态!经过上百年的努力,其中也有很多变数,但世界似乎还在这些大鳄们的掌控之中。然而,东方中国出现的星际能源,却大大出乎这些绅士大鳄们的意外。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中国人手中的星际能源是一种比阳光更方便、更清洁、理廉价的能源,它几乎就像海水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绝。而中国天眼国际集团的实力,完全可以在10年以内将直径50cm粗的电缆铺到自由女神像的脚下……”
“更恐怖的是,如果我们的政府任其将他们的输出功率高达20万千瓦的电瓶出口到北美大地的话,我们在北美的柴油销量将降低百分之九十九,除少量的润滑油外,我们的机械用油的销量将接近于零……”
“能源的利剑已经锈蚀,石油的光芒即将熄灭!在我们微笑着漫不经心地回想那些虚幻的荣光的时候,中国人突然扼住了我们的脖子!东方的睡狮已经醒来,讨厌的舀破仑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尊敬的绅士们,一切机械的动力,所有的煤需、火电、水电企业的先生们,如果我们没有强有力的措施,那么就遣散自己的员工,把工厂、车间送给那些牧场主们,洗洗睡吧!”
虽然是少数人在发言,但无疑是大多数与会者的声音。恐怖、绝望,一股末日情绪笼罩着这些大鳄们。
第七卷龙腾东方第一百三十一章蝴蝶效应(2)
罪恶的资本自有其罪恶的思维。这种从毛孔中都透露着贪婪和血腥的怪物自然不会轻易举手投降。一个由与会绅士倡议,不计代价和成本的“新能源紧急应对小组”在绅士们交出了自己的第一张支票后秘密地成立了。
不过,地球另一面的这些密谋暂时还未传到罗轹的耳中。但是,罗轹也知道,自天眼集团诞生以来,对于自己的,对于集团的,对于国家的各种干扰和破坏就没有停止过。而这一切,都是利益,都是利益在作怪,古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真是千古不破的至理啊!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争斗有哪一样不是为了利益呢?什么金银财宝、绝世美女、生存空间甚至恩怨情仇,无不与利益相关。
按理说,由玛纳奥姆引来的星际能源能给整个人类带来极大的福利,但在人们的既得利益面前,却显得如此软弱如此无力。所以,要最终解决核子武器威胁、地球环境等全球性的问题,其前景可想而知。
虽然前途未卜,但今日之罗轹也早就不是当年凭异能横行天下的毛头小子了。事实上,对于来自国内的阻力,罗轹是有心理准备的。抛开人类普遍地劣根性不说,对于国人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中国特色”的一些习惯。他也算知之甚深。现代化并不是仅仅是几项世纪工程可以解决的,它归根到底是人们观念、习惯的改变,是人们理性的回归;所谓强国也不是什么拥有尖端武器、先进科技的事情,否则当年地希特勒早就征服了世界,说到底现代化也好强国也好应该表现为一种机制,一种肌理,让有益的、健康地事物自由生长的空间。
既然有人坚持要“不见棺材不落泪”。罗轹自然只有听之任之,不得不放弃依赖行政力量来推行他的“星际能源”。不得不放弃组建类似于国家电网的打算。天眼国际集团在国内的业务,又回到了最初私人事务顾问公司的老路上,一个用户一个用户地攻克。当然,现在天眼国际集团的能量、口牌、品牌包括所具有地企业机制,早就不是创业之初的小模小样的了,当集团紧急应对,将这种星际能源取名为“天眼能源”。以平均高于市价百分之五十的价格收购控股几家民营汽车制造公司和电动机制造公司时,“天眼能源”、“天眼汽车”、“天眼动力”等产品迅速由实验到定型,铺向全国市场。
天眼能源。除与军方密切合作,开发出适合各类舰艇、各类飞行器、陆上机动武器适用的能源动力外,重点自然放在民用能源产品的开发上。h01能源容器,内贮10千瓦时能量的巨型动力源,原计划是供应舰艇、船舶动力之用的,谁知道产品还未定型订单就雪片式地飞来。让负责能源项目的张冲喜不自禁。这些订单高达3000余份,即使天眼能源加班加点生产,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满足需要。根据对订单的统计和分析,客户以各地的电业局、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高耗能企业为主。是中国人都知道,电业局的背后就是各级政府,这说明天眼地能源计划在整体上遭到了国家电业局的否定。但各地电业局却各自为阵,纷纷前来下订单,交订金。10亿千瓦时,售价仅仅2亿2千万元,平均每度电为2角2分,而且天眼能源还负责日常维护,世界上哪有如此廉价的能源?所以,不只是缺少电力的地区,就是水电大省的四川,订单也高达百件。根据张冲的分析。地方电业局(供电局)的此等作为。一方面是作为各地的备用能源和补充能源,因为每年都有不短的“拉闸限电”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许是真正想由此平抑电价,为百姓谋些福利,2013年地城市居民生活用电,早就高达2元一度了,有了“天眼能源”地备用电能,地方政府也好,电业局也好,一下子就将“能源瓶颈”扔到爪洼国去了。
与此同时,那些适用家庭的、微型企业地能源容器,根据市场摸底和试销,更是火爆得不得了。过去,某人想在某地建一个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