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暮春时节,天气已经比较暖和了,蓝湛湛的天空如同空阔安静的大海一样,没有一丝云彩,空气湿润润的,呼吸起来感到格外清新,湖边的翠竹像重新涂了一层绿一样,格外得新鲜可爱。
湖中间的竹筏上,胡不凡一袭白衫,手执一卷,脚是踩着一根竹钓,悠闲地坐在竹椅上。“来到洪家镇已经第五个年头了,起来自己应该是十七岁了吧,”胡不凡静静地想着,“这五年来自己生活过得波澜不惊,平凡恬淡,外面世事好象与已无关。”
可自己也知道,五年间,天下的时局进行了大的动荡:皇上三征南诏,两击突厥,又威震,一下子出了许多新的忠臣大将,据说董淮阳的儿子董安君因屡有战功,被封为什么扬威将军,很得圣宠,还有什么范阳节度使胡安也是威名赫赫;此其间各节度使又各自扩了几次兵,加了几次税,就洪家镇压来说,繁忙的景象却是不同往年了。
“八戒哥,快点,有鱼上钩了。”自从胡不凡讲完了不完整版<<西游记>>以后,便硬是被加了个绰号“八戒”,当然只是免儿的专利。一句话把胡不凡从深思中惊醒,赶紧提起钓杆,水花“哗”得翻了一下,鱼溜了。免儿在旁边嗔跳道:“都怪你,每次都不专心,又跑了。”免儿也已经十一岁了,身子明显拔高了,脸蛋也不再象以前一样圆呼呼了,变得粉雕玉琢,十分精致,又是明眸善睐,已是十分秀丽的少女的雏形。
“扑通”一声,一大块泥块砸在竹筏旁边,溅起一大片水珠,一下子开弄湿了两人的上衣,免儿跳了起来,“啊,是凤儿姐姐,凤儿姐姐真坏。”洪金凤嘻嘻一笑,从柳树后面探出头来,“大闲人,又在发呆了,过来,姐姐有好东西给你!”
胡不凡双脚微一用劲,竹筏便箭一般地向岸上靠去。这五年来,他的文才武功可是突飞猛进。
文才方面自不必说,有高先生的亲自熏陶,又有超强的记忆力;武的方面,自从他上次无意中悟出动功静功同时运行的方法之后,内力增长速度何止几倍。一年前,高先生教他如何“吟”诵,如何长啸,“吟”是文人雅士用来精神跟文字互相共鸣的一种方法,决非寻常的朗读,而长啸则是隐士高人抒发情绪的重要形式。胡不凡每次吟诵之时直觉得丹田中盘旋的阴阳两气直向奇经八脉冲去,全身上下处于一种共振之中,于是若有所悟。两个月前,他在吟诵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当吟到,“……登黄山,出栖迟,江河清,洛无埃。云气消,真人来。真人来,惟乐哉!”时,忽然浑身气机大动,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长啸,顿时觉得真气浩荡,龙虎交汇,阴阳两气水乳*融,神功乃至大成。
胡不凡迈步登了岸边,凤儿看看左右没人,悄悄地跟胡不凡说:“都说你记忆好,你能把这本书一个时辰背下来,算你有本事。”
胡不凡接过来一看,吓了一跳,原来凤儿递给他的是一本旧书,上面有三个篆体的大字,“霹雳拳”。“这可太珍贵了,我不能看,要让你父亲知道,可不得了。”
凤儿气得直躲脚:“你这人婆婆妈妈的,我好不容易从我你暗室里拿出来,你快点背呀。”
“凤儿,我知道你的好意,可你也知道我学武没什么天分,也不喜欢习武,这几年,你不知拿了多少武功密笈给我,也不见我学会,快拿回去,一会儿你父亲该回来了。”
这些年凤儿三天两头就拿几本密笈过来,胡不凡虽然没有练过,但也看了,这对他帮助很大。胡斐传下的四招博大精深,实是已到了“变有法为无法,化无法为万法”的境界,“有法”就是要纵览各家之长,各派之法;“无法”就是把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取各家之长,而忘记各家的招式;“万法”就是各家之长在手里信手拈来,不着痕迹;练到最高深处,举手投足之间皆成招数,实无半点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