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巨轮并没有因为方华穿越而出现了什么改变。
曹操随着皇甫嵩战张梁,凭借才华,斩敌无数,再加上曹操在京城当校尉时的铁腕手段,让整个官场都知道了这个年仅28出头的铁腕军事家。
刘备转战各地,初入刘焉帐下,又转青州战场。随后到光宗卢植旗下,又被卢植派往颍川朱隽阵,帮助朱隽。刘备以仅有的300余名义勇军,总能以少胜多,扫荡多股黄巾贼,在黄巾讨伐队中名声响亮。
孙坚受到了朱隽的推荐,官拜佐军司马,成为了朱隽帐下得力干将,参与了多场战役。由于其胆略出众,武艺精纯,多次为先锋将斩关夺城,扬名与杀场。
黄巾之乱的初期,张角选择了山贼,马贼,无赖,流氓们当做主力。张角让这些人们掠夺屠杀了所有不信太平教的人,不论是平民还是官员。因此,初期的黄巾贼是真正的贼。张角认为,既然已经起义,同时也拉起了几十万,说明自己的拉拢人心计划已经成功。于是张角将计划推动到第二步,建立真正的军队。
张角明白,自己虽然拉起了几十万,但是这些只是一群羊而已,想要靠这些羊推翻汉朝绝对是吃人做梦。张角不是张宝,也不是张梁那些无能之辈。张角并没有被数量所迷惑,也没被一开始就站下了汉朝1/3领土而自满。张角的眼睛一直盯着汉朝的真正力量,北军!!
东汉末年,由于皇帝的中央集权政策成功实行,导致,除了边疆以外的所有在内地的州县,早就没有了多少卫戍部队。汉朝的80%兵力都在京畿地区。北军,这个整个汉朝最精锐的部队,也就是现在张角最关心的一支兵力。张角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来训练出一支能够于北军正面抗衡的军队。为了获得这个时间,张角选择了人墙政策。张角将那些不听话的贼兵全部外方,让他们自由掠夺,同时也让那些老弱残兵全部扔到各个关卡要点城市,想让这些人为自己挡住北军一段时间。
张角的计划很完美,如果讨伐张角的只有北军的话,张角完全有时间拖延这只兵力不多的精锐。可惜,张角没有想到的是,灵帝竟然会选择了最不可能选择的政策……把历代皇帝辛苦积累而成的中央集权直接破坏掉了……
或许,灵帝是聪明的,或许,灵帝已经看出了自己的北军根本无法独立剿灭黄巾贼。所以灵帝选择了州牧制,让各个州自成一国,给他们开启了自由征兵,出兵的门路。灵帝的政策在对付黄巾贼方面绝对是最佳的政策,在这一政策下,张角再也没有单一的防线可言了,各个州都在疯狂征兵,也时常攻击张角的领地。不过灵帝并没有想到,当黄巾贼覆灭后,他的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汉朝的灭亡。
广宗,黄巾军的营地有点闷气丛生,到不是张角没有鼓动能力,而是张角自己也在郁闷着。张角的军队并没有能够达到张角希望的那么精锐,但是也算是练出了个大概。
北军在战斗初期碰上了那些一触即溃的黄巾贼,因此皇浦嵩,朱隽和卢植商议干脆分兵三路急进突击。他们并不算大意,面对如此脆弱的贼军,三个汉末支柱的想法是一致的。必须早日结束混乱,从新树立汉朝威严才可以。因为他们都看出各个州牧太守们征兵速度惊人的快,如果时间一旦拖长一些,就算黄巾贼覆灭了,北军要面对的可能是更大的麻烦,各州的州兵与大量的郡兵对中央的威胁。
在卢植的中军打到了广宗的时候,张角也坐不住了。张角毕竟不是什么军事家,如果,张角愿意再等一段时间,再练一段时间,或许,他就能获得一支真正训练有素军队。可惜,张角无法安奈住卢植的快速突进,也无法再无视那些请求张角帮助的头领们。张角带领着初有所成的军队和北军在广宗第一次正面冲突了。
卢植十分震惊,因为广宗的冲突让卢植发现,眼前的黄巾贼们已经不再是那些一触即溃的乱民。仅一次试探性的会战让卢植的中军损失千人。这是在以往的战役中没有出现过的事情。眼前的黄巾贼军营连绵不绝,卢植根本无法算出这支黄巾军究竟有多少。卢植选择了最稳妥,也是当时最正确的政策,高磊防守。
张角的军队是一支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根本不懂得怎么打攻坚战。在平原会战的话,这些黄巾军能打的和北军一样好。但是当他们碰到了堡垒后,变得无从适应。对着密集的箭雨,对着巨石,雷木,滚油,这些黄巾军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冲锋了好几次卢植所立的堡垒,都是留下了几千具尸体后溃败了下来。
张角的正规军是有限的,不能就这么损失下去。因此张角选择了对持,用了点小计谋。张角用匿名信件方式,给京城发了一封信,弹劾北中郎将卢植高磊避战,必有异心。于是汉庭派遣天使前线查看。要知道,此时的天使都是十常侍的人。十常侍们原本就想找点法子削这些汉庭支柱的权,见了这么好的机会不赶紧把握???十常侍立即派遣了一个最为贪婪的黄门派往卢植营地。
卢植为人正派,不喜阿谀奉承,也不爱行贿。当黄门左丰来到军营,公然要求行贿时,卢植也毫不客气的说道:“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左丰挟恨,回奏朝廷,说卢植高垒不战,惰慢军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将董卓来代将卢植之中军兵,取卢植回京问罪。
张角这边,看到自己的反间计成,立即挑战中军。中军新来之将领董卓,武艺非凡,为人骁勇善战,再加上这是他第一次领军,急于表现。在众条件成立下,董卓与张角与广宗平原正是会战。董卓为人虽然骁勇,北军士兵亦精锐之师,然张角的黄巾军也不是什么待宰羔羊。军队素质相似情况下,黄巾军的数量又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其结果不言而喻。董卓的中军全线溃退,死伤惨重。张角见机会难得,亲自引军掩杀,希望能够一战歼灭这只精锐。
就在张角军掩杀到山谷之地时,炮声一响,山顶上举起性旗无数,又有3支军马大喊生擒张角的口号,冲了过来。3支军马的领头将领们都是武艺非凡,骁勇异常之辈,虽然只带领少量的士兵,但却能够冲突与万余黄巾军之间,做到犹如无人之境。
张角见新来的敌人如此勇猛,以为是北军主力在此设伏,前军诈败诱敌,固不敢恋战,挥师急退五十里。其实,张角主要是并不相信自己的黄巾军确实能够与北军精锐抗衡。因为这只黄巾军连张角训练计划要求中的一半都没能达到,所以当张角发现有伏兵的时候被误导为是敌人的诈败诱敌之计。
回头说说这个救了董卓一军的伏兵是谁???其实,来者并非官军,也无兵马。山上的那些旗帜并无兵马看守,而只是被插到上面的,下来冲杀的3股兵力总和也不过300余名。或许看官们已经猜出来了。不错,来者正是刘关张三兄弟。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