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天堂-第174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2 / 2)

后一阶段的目的则是羡慕,而方式则只剩下了探听与猜测,结果更简单便是无论如何都是比我们强的公家人,结果的运用已是与外村人谈话时的炫耀资本和教育孩子的榜样。

很显然地,村里人的善意探究只停留在议人与被议的层次,尚属于人能够接受甚至令人兴奋的阶段。及至成了所谓的公家人,因为利害关系的加入,就完全不同了。

探究欲无疑是一种最排斥利害关系的欲望,只要有利害关系的加入,其目的就会由好奇转化为一种恶毒的念头,不仅其他三个要件会随之变化,而且欲望也会越来越强烈逐渐成为一种既害人又害己的东西。

关于这一点儿,我们不妨再关注一番这种变化的背景。

这个背景前面的讲述已有详尽的讲述,我要着重讲的是由于强烈的出人头地的表现欲,我无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却也因此把自己推向了被探究的中心。

对于我来说,这种被探究已经由令人兴奋而转向了令人生厌渐至浓重的反感却又无可奈何,因为这种探究的目的是提防人的阴暗的,如果说象村里人的那种目的只是好奇或羡慕的探究欲还算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的话,那么这种目的探究欲完全可以说是扭曲的变态的甚至可以说成是一种恶毒的邪念。

目的变化让结果和结果的运用变得更加简单,至于结果就是一些虚妄的猜测和意念,而结果的运用毫无疑问地则是把你压下去即使已进了泥潭还要再踩上一脚。

譬如,前面已经讲过的,已经成为一个品牌的806班,原不过是我的运气好和我血汗的结晶,这样的成绩原该是值得骄傲的,但我从一开头就从同事尤其是王伟那不真实的笑中感受到了什么,却并没有因此而引起我的重视,尽管我经常要面对的是他冲向我的阴阴的笑和窃窃私语,倘逢我进来,就会嘎然而止,故作真诚却又无法掩饰虚伪,说一些“今天天气真好”之类的话。

果然就由于咱们前面所说过的他们的运作,我没能如愿地评上应该代表着真实水平的职称。

如果说没能评上职称让我意识到了他们的探究原不是象村里人那种善意的探究值得令人兴奋的话,那么没能如愿转正就已明显让我感受到了被探究的压力,尽管这种压力成为我日后能够考取师范学院的最直接动力。

由于当时曾引以为自豪的的事业心责任感的缘故,没能评上职称我还能认命尚且能忍,但能否成为公家人却是个任谁都梦寐以求的原则性问题。

当时,我自觉还能够较客观地评价自己,我一遍又一遍无数遍地检测自己,都自觉是有贡献的。

转正是干什么?不是象校长所说的是一种讲究贡献的鼓励吗?虽然我现在所带的仍是一个差班,但最大的贡献不是差班转好班吗?更何况自己的业绩是明摆着的嘛。

越想越觉心理不平衡,就写了一封给县教育局的申诉信,到后来王伟偶尔从我的枕头底下发现这封信时,自又演绎出不少的故事与新闻,尽管这只是一封未及发出的信,因为这封信刚写好,关于我在806班中考中舞弊这样莫须有的告状信已先行被送到了县教育局,县教育局极其认真地调查虽没能取得实际效果,却早已炒得沸沸扬扬。待调查以莫须有的结论结束时,转正早已成了无可争议的现实。

现在想起来,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确是费尽了苦心,煞费苦心的结果就是让莫须有的东西眼看着成为现实。

我是无助的,所以就无可奈何,但要说无助,那一刻我是最无助的。

这么说,并不等于完全否定排斥探究欲。

客观且实事求是地说,探究欲原不过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正常的而且积极进取的心态,只是由于私利或者并不牵扯利益的所谓的荣誉之类能够让人感受到点儿什么的东西加入,才让之盛起来,而一旦盛起来,就会通过嫉妒至恨至夜不能寐地思考至不择手段这样一个过程而更加扭曲人,而且人必定是极累的,但由于刚开始还没有这样的体会,只必然地关注到结果,而结果自是人们心满意足之后无法掩饰的得意洋洋。

这是令人嫉妒而又让人愤怒的,但因为无助而又无可奈何。

与其喋喋不休地谈论这种已明显变态的欲望,我们倒不如再去关注一下其探究方式,或许会更有感触。

作为满足已变态了的探究欲的探究方式,复杂且有悖常理,用正常人的眼光去看往往不易把握,必须要学会逆向思维。

不妨把我用逆向思维得来的这种探究方式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兄弟们,但要劝大家千万别只顾着笑,而要用心去品,力争咂摸出其中的味道方才不辜负了我。

这种探究方式虽说复杂,却也跟其他事物一样总有被认清的时候,按照我的观察与研究,大致有四种表现形式:

一、好奇心奇盛,纵使毫不关己的事情,必也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譬如偶尔听到别人关己或不关己的议论,必要宁肯放弃手中哪怕已火烧眉毛的急事围上来听,万一听不清,就会有一连串的“什么事怎么样为什么”,直到人家原不想说却迫不得以地告诉,或许已惹来一通白眼珠,却仍故作不知地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呢?或这个人怎么能这样呢?

二、说话总喜欢挑人漏洞,尤其对于原就过分关注的人。

任何人说话都不可能象用线比着一样没有漏洞,尤其象我这种刚开始一心想要有所作为处处小心翼翼的人,漏洞往往反而更多:越小心翼翼唯恐出错越容易说错话,待到看开了至无所谓的地步,反而错话越少,而且能够对善抓漏洞的人毫无顾忌地痛斥一番。

探究欲奇盛的人,由于用心良苦,最善抓住这些漏洞。

当然他抓住这些漏洞的目的并不在于好奇与机敏,关键的是要用这些漏洞好好地表白自己一番。

若是当场揭穿,至多得意洋洋地自我显示一番,你千万别因此尴尬或者脸上挂不住而发火,因为发火恰中其计,反给其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