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阿通传> 第一章 三朝洗儿(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三朝洗儿(上)(1 / 2)

对于阿通来说,新生的前两天基本都是在浑噩中度过的。身体似乎在梦魇中一般动弹不得,只是一劲的困乏,意识散乱不清。有送到嘴边的奶水就吃,乏了闭眼就睡。耳听得有陌生的语调说话,半懂不懂的,似乎在讲郭家的小姐如何乖觉,也与她无关;眼前晃过面孔总是有些变形和庞大,但其中夹杂着温柔和关切的眼神又让她莫名的心安。

好奇怪的的梦啊,阿通不自觉的咕哝着,等醒来的时候说给母亲听吧……

看着怔忪迷茫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刘鸾不由得微笑道:“阿通还以为在梦中呢,只是梦可终须醒呢。”话说着想起自己于重生之后也是混沌了两日,直到洗三之期方有所悟。现如今已是二十余年过去,轮到自家女儿重新来过,好在有自己这做母亲的已经历一番,可使她少受些懵懂苦处。这天下做母亲的大抵是一样心怀,并不觉的自己如何委屈,只为了儿女能多半分好处,再多苦楚亦是遂心。

郭昌因月子期间暂居外室,清晨即起,出门安排打点。此时已是日上三竿,宾客来的不多,由几个苍头引导堂上坐下谈笑,自家告了声罪便又转回。来者也尽知道他是个爱妻如命的人,言称主人自便,也不多理他。

郭昌穿堂入户,摇手要婢女噤声,进得内室中,眼见妻子已然起身拥被而坐,有一句没一句的逗弄怀中婴儿。

他趋步上前含笑道:“天尚早呢,怎不多睡些时候,到午时倦了却又要强撑。”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压掖翘起的被缘,俯身跪坐席上。

刘鸾顺势将阿通递到随侍的婆妇手中,半倚在丈夫身畔,微笑道:“你且去照应宾客吧,不然兄长又要教训我没礼数。”

郭昌方始进来,如何肯便去,也不答话,转头向婴儿笑道:“阿通阿通,你母亲撵爹爹走呢,你需为爹爹做主。”一边手抚上去,拿捏女儿的小脸蛋。

阿通听人自称爹爹,只是怔怔的盯看,只觉那人和父亲并无半点相似,但一脸和善观之可亲,加上不知为何脖子僵硬,竟不能躲开这魔手侵犯,只得默默受了。

“除了不爱啼哭,与别家的并无区别吧。”郭昌不禁有些失望,做了许久的思想准备,但这孩子似乎也不是生而能言,神通广大。“不及你儿时双目明澈灵便。”

刘鸾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你初见我已是在周岁上了,如何能同这才满三日的孩子比。她心中懵懂迷惑,莫要吓了她。”说道此处,不由柔情满面,“阿通,是母亲在呢,我们都穿越来到这个世界了,你要早日明醒才是。咱母女相依为命,你可总算来了。”

穿越!!!

阿通被这两个字震动了一下,双目猛睁,把郭昌吓了一跳。

“醒了醒了――女儿觉醒了――”郭昌惊罢又喜,心中满是将要做天才父亲的愉悦,反正是自己的女儿,便是神仙妖怪又有何干。

这突然叫声如同当头棒喝,记忆在一瞬间串联起来――

车祸――穿越――

大脑里经不起那么多的思绪起伏,小小的阿通竟睁着眼睛昏了过去。

众人一阵手忙脚乱。刘鸾又气又怒,斥着郭昌出去;郭昌起身不住的作揖致歉,且咎且急;房内的丫头婆姨们虽见惯了两口子日常行事,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俱噤声不敢开言。

“哇――”缓过神来的阿通突然大哭,才打破了这场僵持局面。

“哭吧哭吧,发泄出来就好了。”刘鸾抚拍着孩子深深的舒了口气,有些咎歉的望着不不知所措的丈夫,“我并不是恼你,只是……”

“不必多说,你和孩子无碍就好。”定下神来的郭昌一脸了然,止住妻子抱歉的话。“你也生生的紧绷了这几日,能放松下来便好。”

正言说着,就听堂下来报说真定王快要到了。郭昌忙转去迎接。

刘鸾的兄长便是此时的真定王刘杨,乃汉景帝刘启的第七世孙,是真正的汉氏宗亲,虽然仅辖有四县,但也是一方小诸侯。

汉武帝时为削弱诸侯势力范围,允许各诸侯将领地分封诸子,真定国就是元鼎四年从常山国分立出来的。于今一百多年间,各真定王并无大建树,俱都安情守份,封国地域虽小,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不禁王室富豪过得安逸,人民生活也还过得去。

刘扬是家中长子,自幼熟读诗书,雅好音律,为人强干,在父亲恭王刘普死后承继王位,在地方颇有能名。唯有一样不好就是性情暴烈,与人一言不合便怒气勃发,易冲动行事。家中诸子弟姐妹对他都十分畏敬,唯有与他一母的胞妹刘鸾不以为然,常言道家兄缺碘,因病易怒,非是本性。后刘鸾曾多方延访名医,为兄长医治,但也只是略缓燥意,并不能根治。刘扬因此与刘鸾情分颇深,纵然刘鸾行事多有乖张,亦为她多加遮掩。待得刘鸾嫁与郭昌后,曾感慨万千,大有丢出烫手山芋之感。

刘扬一行人尚在途中。因有家眷乘牛车同行,刘扬骑的纵是快马,亦快不得。入了藁城县外城,人流渐多,牛车行进更有迟阻,刘扬心中老大的不耐烦。

在此时却有一骑擦身而过,飞驰去向正是城西内城,惹得刘扬兴起,顾不得向车中老母王太后告罪一声便策马追去。一路上两骑奔驰腾挪,余下路边一阵惊呼,却又不曾伤人,可见骑术卓越。

路边行人心惊略定,不由议论纷纷。有明眼人道:“那后去的定是真定王了,乌风驹果然名不虚传。”

“这行着的恐是王府家眷,莫不今日是郭功曹家汤饼会么?”

“郭功曹家,可是娶了真定鸾翁主的那个郭家?”一个路人突然停步问道。

“可不是就是他家,听说郭家一尽由夫人主事,我们这里都唤鸾翁主为郭主呢。”旁随之人笑道,“你是外地来的,可不知他家趣事。想当初郭伯义撇家舍业追翁主,可是我们这里的佳话呢。”

“小哥倒是博闻,我实不知。”路人感兴趣道。

“这都是我们这里说熟了的闲话,算不得什么。”随者笑道,“我们这藁城田地产业,多属郭家。这郭功曹又是族中之首,俊才风流,为人善达,少年时曾引得满城芳心可可,我有个远房堂姐,至今痴心慕他,不肯别嫁呢。”

“如此人物,也配得翁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