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看着应天龙望向自己那至诚以及恳求的目光,心中一荡道:“天龙如此心胸,如此襟怀,我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即使做不成,被后代人骂了,又有何妨?哈哈哈,为造福天下苍生,为黎民百姓幸福,行与不行,文天祥都要去试上一试闯上一闯拼上一拼。”
“文山公如此说,老夫更不敢自清自浊地躲在一边了。哈哈哈,丞相、天龙,就让我们一起拼吧。”李庭芝被文天祥的话点燃里心中激情。
“学生替天下苍生先行谢过二位老师啦,我们马上要做的事是这样的,……”应天龙行完礼后便悄声地对文天祥、李庭芝说出了自己全部的计划。
文天祥和李庭芝听了连连叫好、不住地夸赞。
……
第二天早朝。
金銮殿上,早早地站满一班文武大臣。大臣们按照文列东、武列西的规矩分班站好。与往日早朝不同的是,文班首位站定的是刚刚还朝的文天祥文丞相,贾似道被挤在了第二位。这可不是贾似道心甘情愿的,而是受应天龙的狐假虎威和威逼利诱才被迫站到第二位的。
相对文班这边,武将那里就好得多了。当李庭芝走上金銮殿后,武将们自动地将首位的位置让了出来,所有李庭芝便自然而然地站到了武将的首位。
应天龙既不列文班之队,也不站武将之行,他站在大殿的中央、靠近文班这边近一些的地方与文天祥并肩而立。
金钟响,玉鼓鸣,香烟袅。
团扇举,斧钺出,金瓜齐。
拂尘挥,天子临,贺岁万。
平身道,山呼起,朝天阙。
此次早朝,可能是宋度宗最后一个极为隆重的早朝了。
三呼万岁,朝贺已毕,便听内侍太监站在九龙口道:“万岁有旨,有事早奏,无事退班呐——”
“臣,贾……”贾似道刚开口,便被占有有利地位的应天龙的启奏声给压下去了。
“臣应天龙有本启奏。”应天龙手托本章躬身低头地说道。
“皇弟有何本奏,当朝奏来。”度宗说道。
应天龙道:“启奏吾皇万岁,昨日臣至金厅馆驿看望文丞相和李将军。李将军对臣道:老夫闲暇日久未为国上阵杀敌,而江北的将士们却日日都在提着自己的性命抗击元军,老夫真是于心不忍呐。因此老夫恳请王爷转奏圣上,命老夫统领军马渡过长江抗击元军戮力杀敌护国。是以微臣便想到,贾老丞相为了国家令其子戍边多年,使得骨肉分离亲情离散,便感万分的不忍。因此臣保举李庭芝将军暂代淮南节度使之职,替回贾老丞相的公子,使他一家得以团聚,更使贾老丞相享受一时之天伦之乐。臣恳请万岁念在贾家一家人衷心为国、骨肉分离之实情,准了臣之所奏。”
“是呀,贾老丞相一家赤胆忠心,为护国保国付出的太多了。准奏,李庭芝接旨。”度宗不知是怎么想的,竟然十分痛快的答应了应天龙的奏章。
“臣在。”李庭芝一听度宗皇帝点了他的名,便出班跪倒在地应道。
“孤命你暂代淮南节度使三个月,你即刻启程替回现任淮南节度使、贾老丞相的公子,以便让贾府过上一个团圆年。”度宗道。
“臣领旨谢恩,早朝之后臣便奉旨启程,替回淮南节度使。”李庭芝接旨后说道。
李庭芝说完话,金殿上有一个短暂的空挡,贾似道便见缝插针地说道:“万岁、臣启万岁,老臣代表阖家谢陛下恩宠,为国尽忠乃贾家之唯一职责,在此国难当头、长江以北战事紧张之刻,臣岂敢为贾家一家之私而不顾朝廷的安慰呐。”
“哈哈哈,贾老丞相真是伟大呀,可是越是伟大就越得到我们的尊敬,我们越是尊重就越得照顾你们家的亲情,就更不忍心看着你们骨肉分离了。再说了贾老丞相忠心报国,也得给别人忠心报国的机会是不是呀?”应天龙道。
“哈哈,孤的皇弟说的不错,这报国吗人人有责,这功劳吗人人可挣。这事就这么定了。”度宗一言蔽之道。
“臣遵旨。”贾似道无可奈何地应道。
“各位爱卿还有何本章要奏呀?”度宗脸上挂着笑道。
“臣启万岁,此次襄樊之围被解全赖李大将军戮力向前,勇冠三军。为表彰忠义,鼓舞三军将士之士气、勇气,臣建议加封李庭芝卫国公,统帅江北众军在长江以北建立起一道坚固的屏障,确保江南以及帝京临安的安全,保卫陛下统领江南军民中兴大宋,待势力强大之后光复我大宋万里江山社稷。”
“李庭芝,九贤王所说的重任你可敢承担?”度宗待应天龙的话音一落便问李庭芝道。
李庭芝见度宗发话相问,便急忙再次跪倒道:“臣启陛下,李庭芝深受皇恩,只要万岁圣旨颁下,臣就是死也要把元军拖死在长江以北,不敢令其再踏入江南半步。”
“李庭芝听旨。”度宗下了决心后道。
一见大事就要不好,自己经营几多年的江北基地就要毁于一旦了,贾似道再也沉不住气了,他急忙出班奏道:“且慢,臣启陛下李庭芝乃败军之将,不可令其统兵北上的。”
“敢问贾丞相,李将军何败呀?”应天龙朝贾似道迈进一步逼问道。
“咸淳六年正月,李庭芝督军解救襄樊不利,并被元军打得惨败而归,……”贾似道刚说到这儿,应天龙便出言道:“问一句贾丞相,你刚说李庭芝将军督军解救襄樊战败,可知你他为何战败吗?启奏圣上,襄樊之围解救之后,臣曾询问过守将范天顺等人,他们言道朝廷几次解救襄樊的统军大将都是殿前副都指挥使范文虎。而这个范文虎带兵并不是去打仗解救襄樊,相反他们一路之上强抢民财、奸女、怨声载道,范文虎几次被元军打败都是在其抢掠之时,被元军攻其不备而击溃的。而咸淳六年正月,李将军督军解救襄樊,定下内外夹击之策,也是被范文虎手下副将将消息泄露给元军的,致使战役失败。”
说到此应天龙几步走到金殿正中央,然后朝度宗躬身道:“启奏陛下,据臣查察,那范文虎乃是贾似道的姑侄,其官职更是贾似道欺骗陛下而力保的。臣恳请陛下下旨详查,将屡战屡败通敌之将范文虎正法典刑。”
范文虎与贾似道的关系极为隐秘,不知道应天龙是怎么知道,就连跟贾似道关系极好的几个大臣都很纳闷。
“嗯,此事就交由一字并肩九贤王和文丞相一起查察,务必给孤把事弄清楚。还有此案为天子第一案,二位卿家查案时任何人不得刁难为难。再就是此案不管牵扯到谁,一律都要把他给揪出来。”度宗的圣旨就这样下达了。
文天祥和应天龙一听急忙跪倒道:“臣领旨,臣下定当将此案弄个水落石出,以报陛下隆恩信任。”
“李庭芝听旨。”度宗用极其少有的做法继续颁布着圣旨。
“臣李庭芝接旨。”
“孤敕封你卫国公,正一品。领江北知事治理江北,另着你为江北三军统帅,统领江北大军,构筑江北防御体系,阻挡元军南下,为江南富强争取时间。”度宗的话说到此,突然语调一变道:“文天祥、应天龙、李庭芝听旨。”
“臣接旨。”
“孤着你三人外御强敌、内肃朝纲,推行新政、富强国家,等待时机,光复大宋。”
“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陛下英明、神武,臣下定当戮力向前,忠实执行陛下大策,早日富强国家光复大宋江山。”
“退朝。”度宗不待其他大臣再说什么,便走下龙位退朝了。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变故,这个变故就连应天龙都是始料不及的。
为什么度宗皇帝有这么大的变化呢?难道真的是人之将死,其性则变?抑或是有什么人跟他说了什么,而使其突然醒悟了?
想不通则不想,这历来就是应天龙独有的性格。但是度宗皇上刚刚下的圣旨却是马上要办,否则夜长梦多呀。想到此,应天龙高声喝住了正要往金殿外退去的大臣们。他说道:“请各位大臣留步,本王有几件事还要交代一下。”
不待众大臣有所反应,应天龙又大喝一声道:“禁军首领何在,本王命你带领禁军把守住金殿以及紫禁城各个出口,没有本王的话任何人不得出去。包括内侍太监若要出紫禁城需禀明文丞相,有文丞相签发的路牌方可出入。”
防住了消息泄露的源头,应天龙先是喘了口气,随后道:“临安府尹郑虎臣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