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吗?那我愿意学。”
“哈哈,修真的好处不止如此,如果你将来成就大道就能遨游于天地
。”
“那些都……不重要,,我只想保护身边的人”
“好!有个性。”随着这位为老不尊的太爷爷引诱之下,陆晨逐渐踏上
了修真的道路,虽然还没有任何成绩。
……
战火缭绕,这片名为亚兰的土地上奏起了战争的鼓声。
这篇大陆上一共有五个大国,分别为王姓的落月刘姓的辛啼赵姓的
伏戍长空姓的天秀
慕容姓的大燕。此五国常年征战不断,近年来更是苛捐杂税频加只为最后
能坐上人皇的位置。百姓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到处都有流亡的人在奔波
途中死亡或者被抓去充兵。
……
寂静的小镇里面,陆家的陆晨跟随着父亲和自己的太爷爷迈步走向无
忧轩,因为从今天开始他要在这里静修以完成修真前期的入门阶段。
以前的时候虽然经常在这附近玩耍,但是由于父亲的严厉警告,陆晨
从来没有走进过这里。迈过绿绿的草丛和挺拔的林木,映入眼帘的是成错
综复杂排列无序的青竹,陆鹏挥手破除迷阵。于是看到中间是座做工精细
的竹楼,非常有特点,四周呈梯状向着太阳的方向环保,中间有个小池塘
,池塘的水碧绿,好似翡翠一般养眼。看过这些,陆晨有点理解为何此处
命名无忧轩了,想想,此处风景能让人清新颐神忘掉烦恼融入这片自然之
中。
走进这座令人心旷神怡忘却烦恼的轩室,身体四周好像都融入到了自
然,虽然有着竹墙的阻隔,但是依然能够看到四周的环境。如此别致的设
计可以说给修行者的修炼过程创造了好多方便。
等3人来到房子的中间,陆鹏让陆晨盘膝而坐,教其吐纳之法以排解浊气让自身放松。
“气息自然,目视前方,双手放在丹田处,此时吸气一定要吸得不能再吸,然后呼气一定要把丹田的气全部吐出。所谓吸满吐尽一定要记得,然后双手掌上背下,自丹田处向上抬,抬的同时吸气抬至胸口便翻掌下压同时吐气。”
看似简单的吐纳之法,陆晨却是不停的练习,以求达到自身气流的贯通。
“如何气走全身?双手还是放在丹田处,吸气吸的同时想着气由丹田而起慢慢向上走气走至胸口再想着气开始向两边走分别走向双手气走到手指处便回收,再马上让气沉于脚底,沉下去后便可让这股气回于丹田,然后呼气。”
这些简单的气功方法是修真开始的基础,只有身体轻盈不受外界浊气影响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灵气,才能用之于自身,以期增加自己的修为。
开始的几天陆晨就是在无忧轩里面练习吐纳之法。很快的他自己便能自由吐纳不再受自身心境的影响而变化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也算是凝气前的练习,接下来就该真正的体会修真的真谛了。
……
战乱仍旧不断,频繁的战争引起各大国经济的衰败,无数小国成了战争的牺牲品。比较软弱的一些纷纷投靠了五大国,五大国的王上也都注意到了这些小国势力的前景。于是开始了瓜分蛋糕似的抢夺战,诸小国纷纷遭殃,这场战争渐渐走向了尾声。
亚兰历1731年。除过几个出逃海外的小国外,亚兰大陆开始了五大巨头的角逐战,但是这些都是像惯例一样的战争已经不能引起太大的恐慌。于是五大国都执行了经济复苏的政策。
……
转眼两年过去了,陆家还是像往常一样的平静,这时候的陆晨也完成了修真前期贯通的境界,完成了这个境界后,就好像普通武人打通奇经八脉一样。在世俗中,这样的人也算的上是少有的高手了。但是作为一个修真者,这才是一个开始而已,接下来的筑基才是艰难的开始,而到了元婴那就是一道坎,很多人都无法达到,最终只能寿终正寝。一生的辛劳也就等于白费。但是这样的结果是不能怪任何人的。本来修真就是逆天而为,与天挣寿,就算你能达到大乘的修为,并且有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但还是要面临天劫神雷考验,更多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化为了虚无,少数的自知不可为而兵解修散仙。就算如此还有每1000年的散仙劫等着他,同样是五行天雷,但是每一次都比前一次的威力强,至于强到什么程度呢?从没听说过人能渡过5次散仙劫,能过三次的都属少数,4次的更是寥寥无几。
这天,陆鹏带着《清灵奥义诀》来到了无忧轩看望陆晨,并打算把《清灵奥义诀》传给他,以期陆晨自己能够得出自己的心得。因为现在,陆鹏都没能完全的理解这篇修炼方法的全部。到了陆鹏这个修为,他不能再靠静修来提高自己的修为了,因为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心境的修为,但是心境的修为不是说吃丹药或者高人指点就可以的,自己的内心只有自己才能够了解。于是乎他只能在平常的生活中逐渐积累以期能让自身境界提高。
“何为道?天道轮回,万物竞相生长,一切皆有定数。凡存在即是有理,无在乎人道、天道、鬼道、畜生道。生则演化轮转,循序而能。万物无实相,意者瞬息而能,通则万事达,达者存乎于道,不若妄生……”这是清灵奥义诀的总纲,也是整篇心法的核心,正文是讲修为的,但是只有完完全全理解总纲的内容才能在心境上有所突破。这点陆鹏也是不知道的。
拜谢了太爷爷的礼物,陆晨自己便开始研究了起来,陆鹏也走了出去,当真正踏入修真行列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世俗人的牵绊了,这就好像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样。不能以自己的心得去左右别人的修行,否则有可能是误人子弟。所谓存乎道者,无愧于心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