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拷,果然是个猛人,动不动就全部抓进去,你安可瑜还是不是汉人?”常正东心道。
“安大人,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如果见了血光,就容易破财气,挣不到钱可不是咱们愿意的。”无法从民族归属来说服安可瑜,只好用风水来突破了。
安可瑜还真吃这套,连忙点头称是,“对,多亏常兄提醒,去年宗干盖王府就是血光见得太多,结果后来在攻燕京时两千骑兵被辽兵吃掉,最后燕京还是靠我家王爷和宗望大人才攻下来的。那常兄你看应该怎么办?”
“为商之道,上要顺从官府,下要安抚百姓,中要扶持同行,方能成就大事业。”常正东一副经济学家嘴脸,旁边的鲁龄听着有些耳熟,原来是昨晚和这厮讨论的时候自己说的话,没想到一天都还没过就被这厮盗版了。
“正是,正东所言极是,现在官府支持我们开业,而百姓我们还未能安抚,为今之计正是要安民,正东你有什么好建议?”鲁龄虽然痛恨人盗版,但配合同伴的话还是更重要的。
“还是安大人来向百姓说明我们在这要搞什么开发吧,我们做补充,一起说服百姓。”常正东把露脸的机会让给安可瑜,这安可瑜本就是为出风头才这么急就来征地的,不让他立点功怕是他不肯罢休的。
于是,安可瑜将官府要这块地做什么向百姓们说了,虽然金人政府从来不为自己的统治向百姓解释什么,但在一大堆认真听讲的人面前讲话感觉实在是很爽。安可瑜滔滔不绝的讲了半个多小时,趁这机会,常正东也向鲁龄提出了自己的改进建议,摆弄商业智慧的角色还是鲁龄来但当更好,鲁龄能说的更为系统和清楚。
安可瑜说累了,往常都是在金兵面前和金人面前说话较多,身为一个宋人的他的讲话,金人里面除了几个赏识他才能的人能认真听之外,其他都都吵吵嚷嚷的自顾自说话,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伙百姓这样认真的听他讲话,爽啊!
鲁龄看了看安可瑜,有看了看常正东,偷偷的想常正东竖了一个大拇指,意思是你这么快就让安可瑜爽透了,心理战术确实了得。
接着,鲁龄宣布了新的征地补偿政策:
1.官府每户征地补偿4两银,拆迁户自行到城西指定位置盖房;
2.凡拆迁户中身体合格者,后期的商业机构中将优先录用做工,提供食宿;
3.不符合务工条件者,官府提供耕地租赁,每人最多可租赁10亩;
4.自今日起两日内搬迁完毕的,每户再加补偿一两银。
四条政策一出,全场顿时闹哄哄一片,人人都在议论,议题无非两个;一这是不是真的;二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包括上京府尹派来金兵也都在议论,真恨不得家里在这也有套房子。
安可瑜也偷偷的问常正东:“这补偿会不会多啊,这里有一百多户,这拆迁银就得五千两,什么都还没干呢,而且二两银就够重盖房子了,没必要给那么多吧。官府的地倒是有很多,要不多给他们租赁点地?”
常正东知道他在担心钱花出去挣不回来,于是很斩钉截铁的说道:“安兄多虑,早一日拆完旧房盖好新房子就早一日挣钱,这多花的无非就是日后少挣的那么一点而已。”
听常正东说的坚决,安可瑜也不再说话。而那边的鲁龄则面带微笑看百姓们商量了一会儿,然后举起双手要求禁声,刹时全场安静,只剩粗重的呼吸声,刚才四条政策的诱惑太大了,呼吸都不免加重了许多。
“各位父老乡亲,请相信官府和安大人,我们说出的就能做到。”鲁龄特地一语双关的提到了安可瑜。“同意的请来这签字画押,登记过的明日先发一半银子,另一半等搬迁完毕后还到这领取。”鲁龄已然命人摆开了桌子,大有今天就把所有拆迁户一网打尽的势头。
刚才还犹豫的人们一听到兑付时间那么近,很快就有人挤上前来要求登记,4两银啊,要知道那会儿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的花销不过一两银多点,而且还可以优先回来做工,还提供食宿,傻子才不签,这贫民区有什么好啊。
于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产转让集体签约就此完成。
看着疯狂签约的人们,常正东松了一口气,转而向安可瑜打了个招呼,约晚上去荷花小院议事,然后就向东边大杨树下的张二和王老头走去。
张二看到常正东过来,连忙起身,刚才他家弟弟已经过来说了那四条政策,他也很是激动,他这一身都是肌肉,有劲的很,就怕没货干不怕干重活,只要能有工作,家里生活就会好起来。
常正东打了个手势,示意张二别多礼,然后检查了一下王老头的伤,王老头伤的只是表面,经过大夫止血已无大碍。常正东一拱手道:“王老爷子,四条政策你可满意?”
王老头见他气质不凡,且刚才之主意应该是他出的,也对常正东很是客气:“公子高才,能想出此等利我百姓之计,老朽佩服!不过就不知公子如何确保这银钱都能按户按时发放到位?”
“有水平的问题。”常正东想。又是一个拱手,问:“老爷子可是有功名在身?”这样一个有水平的老头不会是凭空出现的,肯定是某个落魄秀才之类的,于是常正东才有此问。
“不瞒公子,老朽乃是大宋白鹿洞书院一酸秀才,辽占我大宋地界后就一直落魄于此,让公子见笑了。”王老头此时流露的是说不出的自豪感,白鹿洞书院是宋官方于江西庐山开办的学院,当时其规模和实力远较其他书院要强,学生曾一度打到一万人之巨。王老头在那里都能称上秀才,可是有资本自豪。
“原来王老爷子是白鹿洞秀才,失敬失敬!在下常正东,不知老爷子怎么称呼?”常正东继续拱手行礼,白鹿洞书院是个什么东西他不太清楚,不过他能感觉到这个老头将有很多用处。
“老朽贱名东田,公子唤声王东田即可。”王东田很是客气道,这年头有头脑又有礼貌的年轻人真不多了,倒不是礼节败坏,而是战乱的杀戮太厉害了,大凡热血青年都上了战场,在宋政府的弱智指挥下送命在辽人和金人手里。
“刚才东田先生问我如何保证银钱按时按户发放,我的想法是将银钱直接拨到东田先生手上,由东田先生代为发放,您看这样可否保证?”常正东又是一个重锤出击,这样安排的结果等于是将钱全部给了村民,不过是寄存在王东田那里而已,以王东田之好名声,也断不会贪墨。
王东田惊愕得张嘴说不出话来,自古都是民众仰仗官府的信用,哪有官府仰仗民众信用的,这种先付款的做法真是闻所未闻,却偏偏被自己听到了。
半晌,王东田一跺脚,“也罢,我老头子这半条命就豁出去了,我代全村一百六十五户村民谢过常公子大义。公子再有差遣,老朽莫有不从。
“此话当真?”常正东喜道。
“当着!”王东田心忽的一跳,这可也是官府口的人啊,要是他骗取了自己的信任和承诺,然后让自己干违心的事,自己可就为难了。于是,王东田急切的想知道常正东到底要他做什么?
“那我就要老爷子现在就回去休息,今天别再做任何大动作,明日找那边的鲁大人报到上工,你就是我雇用的第一个人,月工钱一贯,你就快快听从吧。”常正东大手一挥,就送客了。
王东田再次惊愕,随即哑然失笑,道:“谨遵公子命,老朽明日准时到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