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好安全带。”林少延拍拍她,抽离她的怀抱为她扣上安全带。
“嗯。谢谢。”她饱含感激地谢,他不作回应,只微微一笑,她在他脸侧响亮的一吻,再次表达自己胸中的谢意。“我们走吧。”
“去哪里?”
“哪里都好,只要和你在一起。”
“唔……宝贝,好俗的台词。”
“那——私奔吧。”
“nice,去隆达?不是又要抛弃我一回吧,我已经有阴影了,就算隆达是最适合私奔的城市我也不要去了。”
“那我们去斯维斯特,你再把沙子放进我的鞋里啊,哈哈。”
“坏宝贝,有那么好笑么!到底去哪儿?”
“好笑呀,一个大叔竟然做那么幼稚的事情,喂,林少延,你住手,认真开车……啊!管你去哪儿啊,我要离家出走!”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四十五章回家(大结局)
三年后,纽约一处墓园。
幽静的墓园在白日里并不显得可怖,林立的石碑,偶尔有几个造型独特的鹤立鸡群,在这标识生命终结之所突发出一种别样的生命力。零零散散几个人在走动,远处的草坪还有人在举行葬礼,低沉哀伤的永别声后,静静无声,没有人痛哭失态,只有对亡者的默默哀思。
依琳驻足在一方墓碑前,送上手中的花束,默默地看着石碑上的照片,躺在墓穴中的人,用她的生命给了她最后的教诲。那个曾淡淡的教她画画的女人,神情中永远都是不紧不慢的优雅,是她的外婆。谢英的病虽然能够通过骨髓移植来完成治疗,但配型的概率并不是幸运的百分之百,有多少人都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无法等待合适的骨髓在绝望中丧失生气,而她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选择安乐死,在自己还有生的荣耀之时走向死亡。林长冶和林少延父子竟都表示支持,依琳无法理解。三年前他们重回隆达和基韦斯特,短暂的旅途一结束便赶回家中陪伴病中的谢英。经过两轮的化疗,谢英提出了自己的选择,并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写下来,希望丈夫和儿子能够陪伴自己去完成。真正告别的那晚,依琳难以抑制的失声痛哭,她不能够理解这样的行为,更不能够理解外公和林少延的支持,终是不能忍视,跑了出去。
是谢英找到她,拉着她的手笑得一如往常,依琳想,她真是一个爱笑的人,像是源源不断散发光和热,幼时并不多的几次亲近场景又浮上心头,这样一个有生命力的人,为什么要放弃生的希望选择死亡?她真的不懂。她蹲在谢英轮椅旁,谢英抚着她的脸颊说:“我们依琳,从小就是个执着的孩子,认定的想法就很难改变,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人的一生,有几次能真正为自己选择一次?如果要选择,就不会后悔。”
依琳难过,并不理会这样没有说服力的说法。但谢英接下来却说:“好孩子,你该为自己选择一次。少延他看似什么都不在意,但若是在意了便会认定一辈子。如果我说,你所顾虑的并不存在,你会不会替我好好照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