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相对
组织的行为是连续的,决策行为是不断发生的,过去的某些决定因为独裁者的英明而产生辉煌成功,是否下一个、下一批的决策,独裁者就一定正确呢?
这很难,人们对事物变化的规律是无法完全准确把握,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但是我们的惯性思维总在不断的反馈作用下,丧失了敏锐的判断能力。
在某位能人表现出色才能时,我们总幻想能一劳永逸地依靠他,持续信任赌博的结果往往是不幸的。在汇集众人智慧成功后,原有的模式又持续作用到各项决策中,很自然无法保证每一次的成功。
环境相对
组织不断变化,环境、管理者自身年龄、心理、欲望不断变化,决策者肯定无法能适应所有的变化。管理学中有领导权变理论,即换个岗位、部门、企业,原有的管理方式就必须相应改变,领导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越大,他的管理能力就越强。
从这个角度考虑,决策事件过程就是选择领导模式甚至选择领导人的过程。所以中国革命史准确来说,是历史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优秀的军事才能决定他能胜任历史的选择。
波动相对
我们说应该以成败论英雄,以结果好坏论决策正确与否,但是决策过程与决策结果存在时空差,我们必须通过执行过程来达到决策结果。因此,即使理论上正确无误的决策,没有很好的执行过程也无法达到预期结果,那么当我们用执行偏离的结果来评价最初的决策时,是否存在相对性呢?
如果你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当你的正确决定没有被下属贯彻执行,导致出现不良的决策后果时,下属如何评价你的能力呢?他们正因为不接受你的观念而偏离执行,那么他们又怎会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决策失败呢?
因此决策过程的偏离将导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错误的决定在执行偏离中有时能产生预期的乐果,正确的决定却可能在执行偏离中产生无法弥补的损失。
从波动角度看,决策有时全靠运气,很难分对错,这也是为何点子大王、经营之神之类的书能胡说八道的缘故。什么某企业成功秘诀以不变应万变,什么某企业奥妙以万变应万变,无差别市场营销就举可口可乐公司,市场细分又举另一跨国公司,这样的奥妙累积起来等于没说。
管理波动相对性还表现在用人决策中,没有人天生就可以当领导,天生就是ceo。那么把一个人提升到领导岗位特别是一把手就会出现波动效应,有的人因为领导岗位的培养导致产生领导才能或者增强领导能力,更能胜任工作,而有的人却在提升到新岗位上不能胜任,给组织造成了损失。
那么在提拔时,能判断这个人一定能胜任吗?
肯定不能,如果可以的话那老板就太好当了,选择一个好的ceo不就行了吗?实际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判断行不行,单纯看性格、经历、见识等都只是参考,不能完全确定。
所以管理波动相对性是造成组织决策难、用人难的核心本元。
结论:管理四种相对论是较普遍的真理,它导致管理模式没有绝对优秀的、可以放任四海拿来就可以用的模式,管理模式必须要根据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员、不同的文化采用相对的适应措施。管理模式只存在相对好坏没有绝对好坏,任何不理解管理相对论的人,谈管理理论都只是蒙人的。想看书来
第四章宇宙相对论(下)
六、相对本元
1.缘起成相
单元宇宙万物万相为什么存在相对性呢?相对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了方便阐述宇宙相对论,云寒定义:物体在参照系中的特征定义为“相”,一个特征就是一种相。参照系可以定义为一个观察主体,简称“主体”,而物体本身则定义为一个被观察客体,简称“客体”。
万维宇宙是真如一境的,它不存在能觉的主体,也不存在被觉的客体,所以是没有任何参数可以描述其特征。万维宇宙连无相都谈不上,因为所谓无相,仍然说明存在主体和客体。
结论:单元宇宙的物体是有相的,但这个相却是无相之相,即物体的特征是主体和客体缘起生成的相,不是客体单独自身具有的,也不是主体凭空产生的。
2.客体无相
世界是什么颜色的?
世界是有颜色的,但这个颜色是有存在基础,即是要针对是谁在观察,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不同。颜色不是幻觉,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
气味也如此,我们认为很臭的东西,对苍蝇来说就是美食,这不仅是因为同样的气味生物喜欢差异不同,更重要的是人的嗅觉系统和苍蝇的嗅觉系统组成结构就不一样,也许它们闻到的粪便就是千里飘香。
狗的嗅觉可以分辨的气味比人多很多,我们认为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