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最好的老师-第6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2 / 2)

第16节:让自己也多一个美丽的爱好

让自己也多一个美丽的爱好

不少妈妈说,自己的水平不高,教孩子读诗有些难度。其实这并不是个问题。我经常去书店,发现有很多不错的古典诗词选读本,一般都有较完备的注解,读懂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多买几个版本,挑自己喜欢的去读,对照着去理解。有的句子暂时读不懂也没关系,以后读得多了自然会懂。

家长只要能经常和孩子一起去读去背,这方面修养自然会加深。孩子的感悟多半比家长的好,孩子在简单的诵读中,也会有好多收获。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学习,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不仅增进和孩子的交流,更容易唤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多了一个爱好。

一般孩子学古诗从幼儿两岁时开始较好,有的妈妈对我说,孩子已经上中学了。我要说的是,任何时候的学习都不晚,现在提倡的是终身不断的学习,不存在绝对的“错过时机”。有的妈妈会顾虑孩子的功课太紧张,没时间去读诗。时间是很多的,看你是不是将孩子的时间用在了正事上,读诗比让孩子硬着头皮上补习班强百倍。有的妈妈说,虽然读诗有种种好处,可现在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专业技术知识,还是先抓紧时间学课程吧。

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不一定有道理,须知另有一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从四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汉字,他在一年多的时间认识了三千个字。杨振宁在五十岁时回忆说:“现在我所有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两倍。”杨振宁从小表现出超常的数学天赋,刚上中学一年就把中学所有的数学课程都学完了。有朋友建议他父亲让孩子去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他父亲不同意。父亲杨武之是一位大学数学教授,他要求杨振宁花几年的时间去学中国古典文学。后来,杨振宁先生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经典文学对他的熏陶,认为这种熏陶对他的科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

温家宝总理的古诗文修养也令人佩服不已,他在每一次重大的记者招待会中,都会信手拈来经典的诗句,为他清晰、严谨的讲话增添深情而动人的色彩——文化修养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是完善的思维方式。

我国古典诗歌浩瀚如大海,璀璨如星河,每个人所接触的不过沧海一粟。即使是对接触的有限篇章,我们也不敢说完全读懂了读透了——即便这样,我们其实已受益匪浅。

这里我想说的是,被古诗滋养的孩子,他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他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之外,他更有一个“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世界。

妈妈们,让你的孩子多读些诗吧!

第17节:让孩子牵挂的礼物

第二辑

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

·希望孩子是天使,就让他享受童年

儿童的童年应是快乐的,而不是为了“长大”当“企业家”、“画家”而痛苦地活着,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可爱的“天使”,父母不要让“天使”生来失去翅膀。

让孩子牵挂的礼物

圣诞节是西方的节日,近几年来在我们的城市也开始盛行,而在孩子的眼里,它和宗教无关,只是孩子们的另一个“儿童节”。妞妞从一岁多时,每年在圣诞节早上都会收到一份礼物,每件礼物都用漂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