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时候惹他不高兴了。”文捷无奈地说。
这个会议规模挺大,除了农场领导,王友明、关晓渝、甄世成、严爱华等人也来了。搞这么大阵势,是高参谋要求和希望的。他翻着手里的材料:“这些材料我认真研究过几遍了,从郑运斤、苟敬堂、小痦子的审查材料,还有对侯仲文、王友明、冯小麦几位同志的调查情况来看,我认为,彭浩在这件事上的做法,绝对不仅仅是几个疑点的问题。我们如果把这些疑点连接起来看,就会清楚地看到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按照高参谋的分析,彭浩是在头一天晚上写好了一个纸条,然后塞到烟卷里的:“裘双喜和郑运斤逃狱的一切详细安排,都在这张纸条里。下一步,彭浩就要借着到监区检查工作之便,把这张至关重要的纸条送到裘双喜手里。”
众人像听书一样,盯着高参谋。
高参谋接着说:“裘双喜放风的时候,看见彭浩抽烟,就凑到他跟前要了一支烟。就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彭浩把纸条传给了裘双喜。”
文捷说:“高参谋,不论是事实还是你刚才的假设,都是裘双喜向彭浩同志要的烟,并不是彭浩主动给他的。”
高参谋盯着文捷:“是裘双喜要的,还是彭浩主动给的,这有区别吗?”
文捷说:“区别大了。如果彭浩主动给他烟,你可以怀疑彭浩的烟里有问题,通过烟卷向他传递逃狱的事。事实是裘双喜先向彭浩要的烟,彭浩是被动者,不可能传递什么信息,他们的逃狱也就与彭浩无关了。谁先谁后,谁主动谁被动,你要搞清楚啊,高参谋!”
高参谋敲着桌子:“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们更是精心策划,有预谋有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