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税海浮沉> 第七回 鲁光军削尖进党组,梅德良受挤肠悔青(P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回 鲁光军削尖进党组,梅德良受挤肠悔青(P3)(2 / 2)

张涛文冷眼旁观,第一次亲历这些人在对待权力上的饿狗争食之相。梅鲁平日里称兄道弟,勾肩搭背,现在却是——同而不和。尤其是鲁光军,要进党组时,求梅德良是求爷一样,但一进党组,跟一把手就跟爷一样。那种势利相,自己看了都不舒服。

礼家乐向张涛文转过头来,张组长,你的意见呢?张涛文说梅局长站在他的工作角度出发,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还是服从党组文件规定。

张涛文本是出于好意,给梅德良打个圆场。但在梅德良听来,却是在批评他只从个人工作出发,没从党组工作出发。这就是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既然大部分同志都支持我的观点,那梅局长的意见就不能通过了。”礼家乐面对参与记录的人教科长,“把记录本给我,请你暂时回避一下。”

梅德良和鲁光军各提了两名正职和两名副职名,张涛文就说自己考虑不成熟,可不可以少提?礼家乐说可以。张涛文就提名邱凤华为正职候选人,提名稽查局的刘毅夫为副职候选人。张涛文私下里考虑,按礼家乐的策略,在人事问题上,好像要表明不偏不倚,走中庸路线的态势。自己与其各提两人名单,不如全力以赴保一人上线。

张涛文提的两个人,从内心讲,梅德良和鲁光军都很熟悉,也很认可。但就是与张涛文一样属于那种比较自负,不大开窍的一类。像邱凤华,品貌俱佳,梅德良早已想入非非。原认为她与老局长怕有什么牵扯,但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和了解,纯属空穴来风。自己在非常时期主动多次对邱凤华示好,但邱凤华就是装聋作哑。按理说,你邱凤华舍不得金钱就要舍资源,但邱凤华就是守身如玉。这样的人提上来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再说刘毅夫,在业务上确实是把好手,对税收,查得出,收得上。却因此而洋洋自得,对领导的感情不加投入。梅鲁两人不是没有看到邱凤华与刘毅夫的群众基础和提上来对全局工作的正面号召力,但就是认为合法合理不合情。

结果真如张涛文所料,邱凤华、刘毅夫顺利当选,梅鲁所提之人各有一半当选。

梅德良用了好长时间,为自己还愿。有的帮他们调动到好一点的分局,有的送去参加党训班学习,发展为预备党员。总之,让那些在自己处搞了感情投资的,多多少少有了点回报。但有一点,钱不退,礼不还。礼家乐毕竟问心有愧,对有些事也就开只眼闭只眼。

新的中层正副职选好后,礼家乐再次召开党组会。说对分局和科室领导要重新安排,自己对正职人员去向拿出了个初步意见,交大家讨论。等正职确定后,再配备副职。人员名单宣布后,张涛文已经听出了脉络。礼家乐的基本思路是要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而且主要是针对梅德良。把两个不但卖梅德良帐的人安排去他分抓的人教和征管当科长。把新上的邱凤华就安排到人教当科长。梅德良已经发现了礼家乐的用意,这不明显的就是要架空自己吗?马上提出反对意见。说人教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安排一名新上的正职去,不大妥当。礼家乐回答任何单位都重要,没有主次轻重之分。鲁光军附和,并说任何新提拔的,无论到哪个岗位都是新手,但新手总要有个适应过程。还说礼局长考虑周全,安排非常到位,自己坚决赞成。

张涛文从内心还是佩服礼家乐的。至少说明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对全局中层正职人脉走向有了把握。但对他这种以人制人的做法很反感。但如果公开提出不同意见,就是无形中支持了梅德良。在党组表决上就形成二比二。又会膨胀了梅德良的私欲和野心。沉吟着说,礼局长的考虑是周全的,我相信实践会对他的科学合理性给出正确的答案。又不讲支持,又不讲反对。你理解为支持也对,你理解为反对也行。礼家乐说,好,就这么定了。

梅德良心里就悔,自己当初牵狗也行,怎么就牵了鲁光军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