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它很快就成了桌上的一道美味,我没有吃,因为一想到它在茅坑粪桶这类地方待过就没有胃口了。不过他们都说这是野味,不吃很可惜的,我却一点也不觉得。
我们班转来一个新疆来的男生,我和他成了好朋友,还和铃子、虾子、桃子一起去他家玩了呢,听说他爸妈都在新疆工作,因为工作太忙无暇管到他的学习,就把他送回来和奶奶一起生活。我告诉他我爸爸妈妈都在g城工作,很远,坐飞机也得飞几个小时,他却说新疆更遥远,坐火车要五六天的时间。我不能想象,因为我从没有坐过火车,不知道如果坐火车去g城的话要多少天呢?
过年时候买的那只绿蜻蜓风筝,我让外公帮我把线加长了,每天放学后我就牵着羊到田埂上,一边放羊一边放风筝,我总能把风筝放飞得很高很远,天上的风很大,蜻蜓的翅膀簌簌抖动,收回来的时候得费一番力气。村里的人都夸我的风筝飞得高远,我很高兴,因为风筝是爸爸妈妈买的,当然是最好的啦!
我学习挺用功的,请爸妈不要担心。
祝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女儿:姜小葵
姜小葵写完信后,又反反复复检查了好多遍,才下定决心将它放入信封之内,小心翼翼地用胶水封口,临睡前还从书包里取出来看了好几次,生怕被压皱了。第二天一早,姜小葵就跑到小卖部去买邮票,店主陈叔一边夸姜小葵如何如何懂事,小小年纪就会写信给父母之类的云云一边帮忙贴上邮票,收下信并承诺说会交给邮递员,姜小葵依依不舍地看着自己的信被丢入抽屉,打心眼儿里觉得不亲手交给邮递员怎么着都不放心。不过,她也没得选择,邮递员是不会挨家挨户收信的,这村头的小卖部正好充当邮筒的角色,这么一来,其实是给寄信的人提供了便利,再也不用天天盼着邮递员来,亦不用专程跑到镇上的邮局里去。
姜小葵忘了告诉姜山收信,她本就健忘,信寄出去的头几天还会缠着外公外婆问什么时候能到g城,后来渐渐淡了兴致,竟也不去理会爸妈有未收到。而姜山收到信以后竟也忘记在电话中提起,只是很多年过去,姜山回忆时说,收到信的那天,他正在生产车间里巡查,信是同事代劳从传达室取来的,那个年代电话已经普及,写信的人渐少,一帮子同事还觉得稀罕,一见到姜山就嚷:“哎!老姜,有你的信,老家来的!”姜山将信将疑地接过一看,呦呵,女儿写的,当下笑开了怀,这丫头还惦念远方的父母,姜山心里一阵安慰。一帮身为人父人母的同事竟吃醋说自己的孩子怎么想不到关心父母之类,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姜小葵这孩子怎么怎么懂事,姜山听旁人夸自家孩子更是喜不自禁。
自从上完那节语文课,班里兴起一股写信风,姜小葵带的头,在自己的书桌边黏上一个自制的纸袋子做邮筒,吆喝一帮子同学写信给自己,并声称来信必回。大家都有模有样地拆了本子做信纸信封,姜小葵的纸袋子里收集了好些信,她兴奋地一一拆开,仔仔细细地给每个人回信,众人都沉醉在收到信件的欢乐中,乐此不疲,言语的交流变成无声的文字,下课之后的教室也是如此的安静呢!
小孩子的兴致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写信风波在风靡几天后烟消云散,言语的交流是任何文字也代替不了的。
、身高
第十五节身高
姜小葵小时候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在同龄的孩子中,她是相对高挑的,和蕃芋还有表哥林风铭站在一起,俩男生也瞬间就给比下去了。
见过姜小葵的人都说,这女孩子可不得了,小小年纪就这么高,将来可不要长到1米8啊!一传十十传百,就这么以讹传讹地传到远在g城工作的姜山和林淑贤女士耳里,夫妻二人当下生了三千烦恼心思,女孩子过高总不是什么好事,将来嫁人要难的。姜小葵因为身材高挑,小学时一直坐在班级后面倒数几排,同龄的女生大多比她矮小,甚至男生也比不得她的高大威猛。擦黑板的活计一般都是安排给男生的,姜小葵却因凭借身高优势,不甘示弱,成功上位,为男女平等做出巨大贡献。
有时候,家庭作业是抄在黑板上大家记录下来回家做的,姜小葵被光荣的选中做了一名板书员,她写的字并不好看,不过尚且清晰,一笔一划,一目了然。老师懒得板书的时候,就让姜小葵搬了凳子,站在凳子上给同学们布置家庭作业,姜小葵很喜欢这种感觉,站在长条凳子中央,面前是黑漆漆的黑板,她从黑板最顶端最靠左的位置开始书写,一行一行,她写字总是不由自主的往上倾斜,像飞机起飞似地。最后一整个黑板被填满,黑底白字本就明朗,再加上她的笔画力道稍重,看起来特别清晰。
五年级的时候,姜小葵长到了1米52,那时已有女同学和她同样身高,甚至有些女生还要高挑,六年级的时候攀到1米54,那会儿林淑贤女士和姜山已经离开了g城,转而到距离家乡不远的s城创业,林淑贤女士得空总得带一堆好吃的回来看望女儿。那时候姜小葵就特盼着周末的到来,星期五一放学,她就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赶,不仅仅为了看综艺台周五四点半播出的discovery探索节目,更重要的是可以就着零食大饱眼福。坏习惯就是这样被养成的,姜小葵从此后一看到电视嘴巴就痒痒,特想吃东西,她觉得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看着好看的节目,品着美味的零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