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不仅扶持扶持当时的启民可汗,还主动出兵攻击都蓝可汗和达头可汗,将投降和俘获的突厥人都交给启民可汗管辖。突厥属下的部族降服隋朝,隋朝也全部划给启民可汗管辖。东突厥就这样硬生生被分裂为了南北两部,启民在漠南,都蓝在漠北。
最后都蓝可汗被部下杀死,北突厥内讧。西突厥的达头可汗企图趁机兼并北突厥。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当时的启民可汗已经小有规模,隋朝就命令启民可汗率部招降北突厥。在隋朝的支持下,启民可汗进展顺利。突厥属下各部纷纷降服,东突厥重新统一。奚、室韦等东胡族也都依附启民可汗。
此后,西突厥和东突厥、隋朝的战争断断续续地进行。隋朝要么命令启民可汗反击西突厥,要么和启民组成联军共同还击。突厥问题已经不再是隋朝北方边界的问题了。隋朝通过启民控制了广大的北方草原,北方边界维持了长期的和平。
至于西突厥,早在618年的时候就归顺了长安,李渊还降塌欢迎与他同坐,封当时的可汗处罗为归义郡王,但是这个处罗可汗最后被东突厥派人暗杀了。
处罗死后,统叶护可汗继位,此人智勇双全,擅长指挥作战,李渊与他联系密切,在619年的时候准备联合进宫东突厥,可当时东突厥的可汗却又和统叶护达成了协议,暂时和好。
625年,统叶护向大唐皇室请婚,贞观元年的时候,统叶护准备迎娶公主,却因为东突厥颉利可汗连年入寇唐朝边境,唐与西突厥往来的道路梗阻,颉利又威胁统叶护不让与唐和亲,这桩婚姻未能结成。
西突厥如此不堪,都是因为西突厥强盛以后,统叶护很自负,作威作福,欺凌百姓,引起部众怨恨,葛逻禄部大都叛离了他。而颉利可汗又是非常了得的枭雄,两者相比,优劣立判。
此时突厥的百万大军距离凉州还有不到百里,这加急文书是凉州都督李大亮派人日夜兼程赶来送到长安的,李世民接到文书后大吃一惊,立即召见百官,我们才知道这件事。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个朝代在国际上地位比较高,一个是汉代一个是唐代。唐代国家综合实力是最强的,而且当时唐朝政府政策也非常开放的,所以东西方交流非常多,唐朝在长安洛阳外国人也非常多,中国人也有很多到外国去的,所以形成唐朝。所以我们现在说外国人说中国人叫唐人街甚至称中国人是唐人就说明了这一点。
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局面,正是因为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丝绸之路,才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贸易往来,此时却被东突厥占领,无异于扼住了大唐经济的颈脖。
诚如杜如晦老爷子所讲:“危矣!”
现在是十一月十五日,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作为了解更多内情的我,不禁对突厥这个百万大军攻凉州的事情感到疑惑起来。首先颉利可汗此人绝对是个足智多谋的人才,从他当初能打到长安城外就可见一斑,可如今为何绕过西突厥来犯?难道就不怕被两面夹攻?当然最坏的结果就是东西突厥已经达成了秘密协议……
再次,我现在已经肯定前隋朝有几个皇妃皇子已经落在了颉利可汗的手里,为什么如此喜欢找借口的颉利可汗此时却一言不发的驻军对峙?
第三,现在是十一月中旬,还有二十天左右,利州李孝常就要进京了,带来的除了贡献还有刺杀李世民的杀手,如果两军开战的话,绝对是给李孝常提供了机会。关键是,两人是不是串通的呢?
危矣!如果置之不理,颉利可汗就会挥军南下,如果派兵对战,那后防定会空虚,到底该如何是好?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