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来说:“你可听好了,我家的地址:近春近秋不近冬,院内一丛有节葱。明日你到此处收钱便是。”
杨万年满口答应,把帕子交与夏雨来,高高兴兴回家去。
这里不说杨万年归家如何与他娘子交代,只说夏雨来拿着四面帕子回到家来,径自进了书房,将那帕子展开又一番细赏。这四面帕子具是细绢分白、红、绿、黄四色,分别绣以奇梅、疏兰、瘦竹、肥菊。绣工精细,构思巧妙,不知这绣女是何等人物。想时下布料尚且昂贵,此种丝绢民间更是一寸难求,这帕子主人究是何等样人?听那傻子所言,竟是他娘子绣的。夏雨来欲待不信,但看那傻子却不是能骗人的。如此翻来覆去细赏几遍更是爱不释手,遂收了起来放在箱中。也不知那傻子是否真能找到家中来,是否该出去打听一下这傻子哪家痴儿?正思量间,母亲过来催他吃饭,夏雨来只得将这心思收起。
次日清早,夏雨来安坐书斋,手捧《诗经》专读那《关雎》一首,反复吟哦中但见那江边佳丽婷婷袅袅沿江而去,待欲留之不得,还觉神痴。正出神间,便听门人有声音响起:“这里是好人家吗?好人住这里吗?”
里面夏大娘忙跑出来:“是的、是的。”这一大清早便有人上门喊“好人”这等吉利的事怎不叫夏大娘欢喜。夏雨来也从书斋出来,便见傻子站在院门外,把个大脑袋探进门来东张西望。
夏大娘却认得此人,招呼道:“这不是杨家阿舍吗?你有什么事?快进来喝杯茶吧。”说着便往里让。杨万年看见夏雨来乐得呵呵直笑,便跟夏大娘进厅坐下。夏雨来跟了进来,与母亲说了昨日买帕子的事。夏大娘便进厨房烧水。
这里夏雨来问杨万年:“你是如何找到这里来的。”
杨万年呵呵笑道:“我回家跟我娘子说了,我娘子说你家住夏厝巷中,叫我到这里找找,哪家院子里种着竹子的就是你家了,夏兄弟你怎么把竹子叫有节葱。”
夏雨来一笑说:“我读书人葱(聪)蒜(算)皆有节也”。又他家娘子实在是个才女儿无疑,不由他心中不起敬,所谓爱屋及乌,对杨万年也礼待起来:“烦劳杨兄跑这一趟,实在是不好意思,杨兄人且稍待,我去取钱来。”
夏雨来取了十六文交与杨万年,杨万年接过手一看不对,便放到桌面上说:“这不对,我这帕子一面就卖四文,这钱不对。”
夏雨来说:“这是四面帕子的钱,一共十六文,你数数。”
杨万年因认定夏雨来是个好人,自然不会骗自己,他说四面帕子是十六文就一定是十六文。于是便就着桌子数起钱来,但越数越乱,数来数去老数不清,心中开始烦躁起来。这时夏大娘提着水进来,见他满头大汗泪数钱,因知他是个实诚的呆人,心中不忍,便上前将那钱分成四堆,对杨万年说:
“你那帕子一面四文钱,这里一堆便是四文。”
杨万年一数果然是四文,这下高兴得连连点头。
夏大娘又说:“一堆钱买一面帕子,你是四面帕子,这里是四堆钱,你再数数,这数目可对。”
杨万年一、二、三、四,数过去,果然是四堆,这下更高兴了,将钱收起放入钱包,再把钱包放耳边晃动着,听那铜钱撞击之声,这是他平生做成的第一笔生意,怎不叫他欢喜。夏雨来在旁边看着,越看心里那气越是不顺。于是对杨万年再施一礼说:“杨兄你再请稍等,我去去就来。”
夏雨来出门而去,夏大娘与杨万年倒茶,且说夏大娘与杨万年说起来倒还有些渊源。原来黄员外因膝下无儿,将心思全花在二个女儿身上,幼时也曾请夏大娘过门教她姐妹针绣女红,夏雨来幼时也曾与黄家二位姐儿一同玩耍,后夏雨来进学,往来便少了,之后各已长成再无往来。黄家与杨家结亲之事,夏雨来年幼不知,后杨黄联婚,夏雨来又在学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人书,那还记得幼时玩伴。
夏大娘与杨万年叙起旧事,杨万年见夏大娘一脸慈家更觉亲切,又说起昔日的黄大姐今朝的杨大娘子,杨万年见大娘没口儿地夸他娘子,更是满心欢喜。两人正说着话,只见夏雨来手里提着一只竹篮,篮面上盖一花布进门来。
夏雨来将竹篮交与杨大年,说道:“烦劳杨兄将此物带回,此是我送与你家娘家子的,你必要亲手交与她。”
杨万年欢欢喜喜接过篮子,告辞而去。临出门夏雨来又一再叮咛:“你不可偷看,要当面交与你家娘子,让她亲自掀这布盖。”
杨万年去后,夏大娘便将杨万年乃黄大姐夫婿的话对夏雨来说了,夏雨来一听,猛喊一声:“坏事了!”待要把杨万年追回,跑出院门来,却哪里还有杨万年的身影。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