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杨万才打仗的确有点鬼才,他不在山路最窄处构筑工事,而是选择了道路最宽的地方,因为最宽处的两旁有大片的积水坑,此时虽然不是雨水最多的时候,坑里仍然积了不少水。因为积水在旺季的沁泡,水坑外面的湿地很大,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走人也还可以,但是走车绝对不行。更主要的是,路两边的山都离路较远,而且是东西走向,不怕鬼子偷袭。他的名下虽然是一个大队,实际兵力连两个中队都不到,靠这么一点兵力抵抗鬼子,延长时间,那就要有效的使用兵力,不能让兵力太分散,还要能够及时的进行增援。可是为了躲避鬼子的炮火,又不能让人群扎堆,这是个两难的选择,因此他选择了这里。在水坑的三百米处,利用路两边的丘陵构筑了工事。他知道鬼子的炮火厉害,在丘陵的上面堆了不少巨石,这些巨石一多半是老百姓家里用来碾米的磨盘,有的还是石磙,一般的炮弹很难将它炸碎。为了把这些沉重的家伙弄到丘陵上,他几乎动员了全村的百姓。在他进入村里动员百姓的时候,意外的在庙里发现了两门后清留下的“红衣大炮。”据村里的人说,这两门炮当年就是义和团用来打洋鬼子的,炮身已经生锈,但是炮筒完好无损。只是又一个问题出来了,没有炮弹。就在他咋嘴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个佝偻着身子,头发已经快掉光的老哑巴跑了过来,连说带比划,杨万才才明白了。老哑巴说,他家的地窖里就有炮弹,他当年就是炮手。这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把杨万才乐的,就差和老哑巴来个拥抱了。经过几十个彪形大汉的人推肩扛,终于把大炮按在了公路的两旁,由老哑巴现场指导,亲自传授,杨万才又多了一门杀手锏,常说傻人有傻福真是不错。就在杨万才紧张的加固工事的时候,肖鹏派来的人到了,告诉他,许放把守的第一道防线已经被鬼子突破,小野的部队说到就到,而且肖鹏派来的人再三强调,鬼子有装甲车。这东西杨万才见过,知道子弹打不透,靠手榴弹炸得贴近,那会付出很大代价,现在派人挖沟一定来不及了。他咬咬牙,命令把大队仅有的炸药全用上,用炸药来炸沟,当沟炸成后,把路旁水坑里的水引进来,临时构筑了一道护城河。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在打仗上,杨万才的确有急智,一般的困难还真是难不倒他。肖鹏之所以敢把他放在这里,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队长,鬼子啥时候来?”一个新兵问,显然他不愿意挖工事。因为运河支队以游击战为主,很少打阵地战,所以多数战士都不喜欢修工事,总觉得费那功夫不值得。
“你怕死得慢啊?快挖。”杨万才阴沉着脸说。自从和鬼子的快速部队,硬碰硬的打了一仗,他不再敢小瞧鬼子了,知道他们不但武器好,训练也不一般,的确是劲敌啊!就算是使用同样的武器,皇协军的战力也没法比。既然肖鹏派人来告诉他,鬼子有装甲车,那就不是一般的鬼子,肯定是硬碰硬的决斗。这样的仗杨万才是不愿意打的,他担心打到最后,连种子都剩不下。但是他杨万才是谁?一定要留下种子。他知道装甲部队的速度,刚才的话到不是吓唬那个新兵,他心里就是这么想的,知道鬼子很可能眨眼就到。
杨万才的猜测没错,木村指挥的快速部队就要逼近杨万才他们坚守的阵地了。由装甲车为先导,汽车、摩托车为后续的大队摆成了一条长龙,在尘土飞扬的乡村路上凶猛的推进,远远看去,路上有一条灰色的巨蟒,张牙舞爪的腾跃着。木村已经放弃了骑马,坐进了装甲车里,此时他的脸上挂满了自负和得意。在他进入张庄的那一刻,他就打定主意要建不世之功,因此他对泉养提出,他去攻打八路军的主力兵团,由泉养带领剩下的鬼子和石冠中的皇协军,去攻击八路军的小股部队。泉养本来就不擅长排兵布阵,小野赋予他全权指挥他不得不来,木村提出这样的要求,正中下怀,岂有不允之理?就这样,他们分兵两处,各取所需。木村的部队果然快速,路过的村庄绝无骚扰,顺着山间公路,直扑北岭,简直是分秒必争。因为他清楚,只有尽快的拿下北岭,才能直接的打通通向松树岭的道路。运河支队的主力部队就在那等着他呢!也只有歼灭了运河支队的主力部队,他才算完成了小野交代的任务。
木村正在胡天海地的乱想,装甲车发出一声怪叫,突然停了下来。木村一怔,正要问原因,可他自己看见了,不远处,公路上出现了一条深沟,沟里还灌满了水,显然是有人故意这么做的。木村恼怒的跳下装甲车,车旁边站着报信的士兵。“前边的,什么的干活?”
“报告中佐阁下,是八路在破坏。”那个士兵说。
木村撇开士兵,独自向前走去。刚刚破坏的公路,土还是新茬,不规整的沟沿在表明,深沟是用炸药炸的,土八路破坏的很匆忙,但是却十分必要,也很讲究。七八米宽的深沟,装甲车无论如何也过不去,就是到村子里找木头搭桥,恐怕也很难找到这样长的木材,这个对手很是狡猾。他又往两边走,两边是积水坑,坑的外面长满了绿草,像是沼泽,即使能走人,车辆也过不去。他拿起望眼镜向前面看去,杨万才的阵地就出现在他的眼前。在阵地的表面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但是简单的工事修得讲究、合理。在阵地上,他看见了一种黑乎乎的东西,像是炮口。但是他知道,八路即使有炮,也不会有这种口径的炮,而且他们也不会有充足的炮弹,也许是拿来吓唬人的。不过地势选的不错,该利用的条件都利用了,看来负责指挥的人有些头脑。他观察了一番之后,放下望眼镜,对身边的一个少佐说了些什么,那个少佐“嘿依”了一声,调转身子带了一个小队的日军,向村子方向走去。他是去找木材的,实在找不到,就拆老百姓的房子。不过木村不能等,既然装甲车过不去,就用步兵冲锋,水坑旁边步兵过去还是比较方便的。木村冷笑了一声,心说八路还是不够聪明,干嘛要给步兵留路?
杨万才和木村交过手,知道这个家伙战场上有一套,很会使用武器,尤其是炮火,所以当他看见木村的队伍停下来,立刻把正在阵地上的战士撤了下来,只留了很少一部分人,而他站在远处的高地上,一旦发现鬼子的炮攻要开始,就会命令所有的战士都撤下来。他的本钱太少了,必须精打细算。
“队长,鬼子可以从水坑那儿绕过来,咱们前面不留人,双方的距离差不多,到时咱们不一定能跑过鬼子。”一中队队长看出了杨万才的想法,忧心忡忡的说。不说鬼子训练有素,就那体格,支队的战士也比不了。人家吃的是什么?八路军战士吃的是什么?营养差远了。
杨万才回头看了他一眼,正想嘲笑他几句,突然感到他的话有道理,把张开的嘴又拉上了闸门。这是个让他头疼的问题,不知道鬼子是先打炮,还是先派步兵过来再打炮。如果先进行炮火攻击,后派步兵冲锋,把战士先撤离是正确的。可是鬼子步兵先过来,走到一半路程鬼子再打炮,那就十分危险了。阵地就可能落入鬼子之手。他觉得中队长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去,把枪法好的枪手调一部分过来。”鬼子要进入公路,必须绕过水沟,而水沟旁边的地面十分狭窄,鬼子不可能一拥而入,因为旁边是积水坑,掉进水坑不会水的会淹死,会水的也可能被呛死,那里的水像是泥汤子。很快,一队步枪手跑步过来了,人人脸上带着汗,只是看起来很精神,因为首先被挑选出来,他们觉得很荣耀。在任何军队里,强者都是受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