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正道-第二章 江州城郊月隐现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天下正道> 第二章 江州城郊月隐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江州城郊月隐现(1 / 2)

此时是汉省帝开平三年,汉自高祖始,已建国300余年,建国初始的几位皇帝倒也能开疆拓土,有所作为,但以后的皇帝却越来越不堪,不是沉迷于玩乐,就是宠信奸臣,不知民间疾苦,朝政渐乱,汉泯帝时匈奴南下,直逼国都长安,泯帝莫敢与敌,一路南逃,避祸建康,后迁都于此,史称后汉。匈奴围长安一月之久,当时的长安郡守李悦率众反抗,坚守不屈,长安城民众知匈奴残暴,无论男女老幼皆上阵抗敌,拼死抵挡,一时长安城内家家披白孝、户户闻哭声。长安城墙坚厚,匈奴久攻不下,伤亡惨重,军心逐渐涣散,匈奴单于见事不可为,只得大肆掳掠一番,铩羽而归。匈奴去后,汉泯帝民心尽失,李悦声威高涨,在长安军民的拥护下脱汉自立,建大周王朝,大周经数代经营,尽占甘陕等地,疆域日益稳固,史称北周。

汉孝帝时,北周建国已四十余年,镇北大将军齐幼先率军北讨,连战连捷,一路迫近长安,此时建康城内谣言四起,均说镇北大将军欲灭周自代之,孝帝惊惧,下诏令齐幼先班师,齐幼先上表辩曰:北伐未成、将在外不受君令,抗旨不归,孝帝大怒,不顾忠臣劝阻,杀其全族,北伐军哗然,齐幼先愤然与周议和,转而率军东进,攻占徐州,在徐州自立,国号大齐,兵锋所指,汉军或逃或降,任其占领淮水北岸,史称北齐。

三十年前,蜀郡郡守钟河在北周的支持下反叛自立,北周出兵威胁荆州,汉出兵平叛,为北周、南蜀联军所败,蜀郡自立,全占巴蜀之地,国号蜀,都成都,史称南蜀。

北周、北齐、南蜀、南汉四国各据一方,彼此征战不休,只苦了这天下百姓,四处流离躲避战火,只是躲得了兵灾,却躲不开无处不在的贪官污吏、苛捐重税,一时盗贼四起,天下已成纷乱之局。

江州城郊,两骑正缓辔而行,正是赵常和杨无双二人。二人于月前进了汉国边境,就放慢了速度,一路上游山玩水,倒也逍遥。

此时二人已混得熟了,赵常初次出门在外,对许多事情都一无所知,所幸杨无双江湖经验也算丰富,虽路上常以捉弄赵常为乐,弄得他颇为狼狈,可也顺风顺水到了江州城外。

“赵兄,穿过了前面那林子,就可以看到了江州城了,咱们快些赶路,在天黑前就可以到了,到时可要找个好地方大吃一顿!”杨无双指着前方的树林,想着可以好好慰劳慰劳饥肠辘辘的肚子,不由加快了速度。赵常早盼着能洗个热水澡,除除身上的异味,忙拍马跟上。

两人骑马穿进树林,正说笑间,忽然路边一棵碗口粗的树无风而倒,直直向杨无双砸来。

赵常位置稍稍靠后,看的真切,大喝一声“快退!”,一踏马鞍,拧身跃起,一伸手把杨无双拉下了马,二人只觉身边激起一片烟尘,睁眼一看,就看见杨无双的坐骑被砸个正着,眼见是不活了。

“好小子,果然有些本事!”路中间不知何时站了两人,两人一高一矮,都是灰衣青巾,为首的又矮又瘦,尖嘴小眼,身后那人却长得剑眉星目,仪表堂堂,两人站在一起十分扎眼。

“躲得过暗箭,不知道还有没有本事逃得过我师兄弟的明枪。”说话那人声音尖细,正是那为首的瘦子。“小贼,你偷了晋王的宝贝,还不自己交出来!”他声色俱厉,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

赵常一听,怎么又是来讨东西的?想到上次在官道,那些军士也是口口声声追要什么物件,心里不由先就信了个七八分,只是不知这杨兄弟拿了人家什么东西,竟让他们不远千里追到了这儿?他打小跟着师傅,心地善良,想到偷盗终归不好,就存了息事宁人之心,于是开口向杨无双说道:“杨兄弟,你要是拿了人家的东西,就还给他们吧。”

杨无双一路赵常相处甚佳,又同过患难,早将赵常归入了“自己人”一路,此时见他胳膊肘往外拐,心里不由恼怒,即便是刚才有归还之意,眼下也气没了。“好啊,你胜过我手中的剑,自己来取啊!”说话间抖了抖手中的宝剑,也不看赵常一眼。赵常哪知道杨无双心中所想,他一路上感受颇深,早觉得这个杨兄弟脾气奇怪得很,唯恐又惹恼了他,给自己吃些苦头,也不敢再劝,只有无奈的站在他的身边。

瘦子本也没想过二人会乖乖双手奉还,见杨无双年纪轻轻,不觉有了轻视之意,一晃身,伸手向杨无双右手脉门捏去,杨无双见他来势汹汹,一点足退了两步,抬手就射出了两支银镖,瘦子也不闪避,双手一抄,竟将两支银镖齐齐接住,口中调笑道:“看来还是个有钱的主儿,居然拿银子来当兵器,小子,你还有多少,尽管送来,这两天你爷爷我手头正紧呢!”

他口中说着,来势却不见缓,杨无双正被他气得七窍生烟,只听见对方轻喝一声,顿觉眼前掌影重重,层层压力直迫而来,呼吸也不由一滞,本能的向后一翻身,反手连刺数剑,一时剑光激闪,勉强挡住了对方的攻势。

“杨家飘零剑法!杨老生是你什么人?”瘦子赤手空拳,不敢硬闯进他的剑光中,退了一步,喝问道。

杨无双见对方突然收招,又认识自己的剑法,以为对方怯了自家的威名,不由得意的说道:“本少爷乃杨家三少,你可认识了?”瘦子一楞,暗想只听说杨老生有二子,皆都在汉朝担任了官职,年纪想必也不小了,何时冒出了个如此年轻的三少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