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5)
许原过所在的生产线是第五生产线,主要是生产电话机。元旦前两天,他回到车间,等了两个多小时,都没什么任务,也让工人坐在车间里待命,不准到处走;宁愿白付工资,也不轻易放假。
近10点钟,那位叫李知贤的技术部副主任来到车间,叫大家集中到会议室。他告诉大家又准备生产一种新机型。不管新机型怎样新,都是外表新,其内部构造大同小异。100多人仅用一天时间,很快都掌握了装机的各种技能。正式的生产开始了。
吃过晚饭,原过又坐在房间里看书写作。许父敲开房间,手里拿着一叠复印件。
“看什么书呢?”许父笑容满面地问。
“《平凡的世界》。”原过把封面让他看了一眼。许父没表态,他不知这是一本什么书,但书名,却能让他接受。他也知道,这个儿子不会看些污七八糟的书。
“最近有没有想着学点什么?你现在出来还是高中文凭,如果说想找个好点的工作,现在外面都重视这学历。”
原过沉默不语。他怕父亲,又要讲一通大道理了。
许父:“我今天去了教育局问过,看看读这个这夜校什么的。他们都说读这个自学考试很好。不用去上课,只要有高中基础就可以学了。每年考试两次。考一科合格就发证明,不合格下次再考,直到合格为止。”
原过看着父亲,认真的听。
“什么时候把所有的科目都考齐了,就毕业。这样考,也没压力。而且文凭也是国家承认的,听说,不少国家也承认这个文凭呢。”许父说着把手中的资料打开给原过看。原过接了,认真而又有点有太相信地看着。对他来说,这样的考试方式很有吸引力,与他那种“自由自在地学”的学习方式相吻合。他深深吃过补考不合格的苦头。
“考什么科目,我也帮你参考一下。”许父帮原过翻了几页,指着其中说:“英语听说容易考些。只要在高中的水平上稍稍提高就可以了,说是比二级高,但比四级低。你不是二级都通过了吗?”
原过看着,没发言。
“而且这门课科目算是最少的,才8科,如果一年能考合格三科,那么三年就考完了。快一点,两年就行了。”
原不定期翻看着其他专业的科目。
“你要是不想,参考一下其他科目也可以。”
“就英语吧。”原过似乎很果断。
“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嘛。”许父露出欢快的笑容,“那你明天就去报名吧。”其实原过的心情很急,真想立即拿到那个文凭。英语这一专业科目最少,基他的都是10几科。
1992年第一个星期日,原过来到县成人教育办,报了三科:英语语法、英美概况和中国革命史。
“报三科这么多啊?”那位笑容可掬的胖阿姨说:“第一次,报少一点好。报多了,分散了精神,若考不好,倒打击了自信心。”原过笑笑,没答话,心里却嫌她多事:我还想报四科呢,如果运气好,只一年就考完8科了?就算有点不顺利,最多两年考完,取了毕业证书。到时,与在大学的同班同学也是一起毕业。大家也算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原过翻看着课本,觉得内容并不深,有的还很浅。他多么想早日出人头地,一鸣惊人,风光一回给别人看看,证明许原过并不是孬种。
许原过是个慢性子的人,不到考试前,他是不会急的。不急,功课就看不下去,效率也不高。再加上平时加班的时候很多,晚上回家只想看看报纸杂志消遣,不想复习功课。四月份最后一人周末开始考试。直到三月末,许原过才开始急起来,进入真正的复课状态。书本的内容并不深,大约相当于大学二年级英语水平,有的还浅薄些。
新电话机的正式装配生产只进行了一个星期。这天早上一上班,那位年青的技术部副主任李知贤,走过来叫了许原过、温炎林、冯学健等五个男工来到一间摆放了几张大桌子的房间里。桌上摆放了几套仪表,还有螺丝刀、钳、烙铁等工具。其实,从进厂第一天开始,原过就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李知贤,但那点记忆很模糊,很费劲地想了几回,也没想起。可能以前并没见过他,只不过他像某个人。但令原过感到亲切的是,这位副主任也像认识他似的,时而殷切地看着他。
李知贤向大家介绍说:“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和摸底,现在公司要成立一个修理组,派我负责。修理组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我先和大家打个底,修理组的工资每天比生产线的人多2元。大家好好干。
原过和另外几个工友都互相看看,面露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