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拈来-第2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1 / 2)

疲庋娜斯谛⌒难郏挥行┤讼肮咝缘匕岩徽怕榻谧约菏掷锏构吹构ィ厶诹税胩欤胺棚ァ焙汀暗闩凇钡募嘎室廊缓艽螅庋娜斯谟淘ィ挥行┤讼不犊谥心钅钣写剩不栋炎约撼龉呐瓢谠谝黄穑蠡诘靡庋娜瞬豢按笥茫挥行┤嗣评慈ト绶纾绞趾笠膊挥每矗讣庖话淳涂梢跃龆ㄈチ簦雠聘纱嗬洌溆谝荒钪洌庋娜诵愿窈浪右玻绻荒苡蔷褪墙裉旎鸩缓茫魈煲欢ㄆ炜檬ぃ?br/>

总而言之,麻将首先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件宝贝,是国粹!然后是一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再就是可以看出道德和人品的区分。限于篇幅的缘故,不能一一道来,那中间还有天地人和、哲学政治、雅俗共赏,等等,只好留待以后慢慢道来。如果你正好碰巧在看这篇短文,那能问你一声吗?

“朋友,会打麻将吗?救牌如救火,我们三缺一!”

给点阳光就灿烂

给点阳光就灿烂

我是个股民,而且是个老股民。屈指算来,也有十多年的股龄了,记得刚开始投身股海的时候,那种狂热、认真和执着至今想来还是很令人怀念的。那时候,每天四个小时端端正正地坐在云集路建行营业部(那时还没有改为国泰君安证券)大厅的长条凳上,或是高谈阔论、指点江山、争论国事、关注经济,或是跳将起来、满怀信心的填上一张委托单递给柜台里的小姐买卖股票,希望自己能够慧眼识珠、而且胃口很大,一抛千金连眼睛都不眨(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的自助委托系统,更谈不上网上交易了);那时候,曾经订过《中国证券报》、买过《证券周刊》、听过电台的股市播报、还写过好几本厚厚的炒股心得。前不久在翻箱倒柜的时候,还津津有味的重温了当时的情景,不过已经没有当时的激情,也没有了当时的认真了,只是自嘲的笑笑,咕噜一句:“逝者如斯夫,不知昼夜。”也就把那些笔记本扔到废旧收购站去了。

我从来都是个纯技术派,永远记得一个赫赫有名的股市大师说过:“股市就是江湖,出来闯荡,手上连根烧火棍也没有,岂不是自取灭亡?”(大意如此),我不懂经济分析,也不懂政治风云,更不懂波浪理论,想都没想过幕后交易,但我相信最基本的macd、kdj、rsi和ma。还是一位华尔街的股神说过:“绝大多数技术指标都是从这几个指标中间衍生出来的。”(原话如此),所以我对技术指标的提示从来深信不疑,可以说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决胜把握,错误的只不过就是由于自己贪得无厌,或者是鬼迷心窍,听信了一些注册大师的鼓吹。但在极端的行情中,技术指标却也会出错。拿近一点的例子作证,2007年4月,各种指标开始在提示即将到来,到了5月底就岌岌可危了,但基金主力却一鼓作气,将股指推到6000点以上,在那段时间里,所有的指标全在高位钝化,这样的情况就不能是技术所能提示的了;而这一轮的暴跌,则是顺势而为,只不过调整的幅度过于太大,下跌的速度过于太快,有些叫人叹为观止罢了。

不能不承认中国的股市从创办以来就是“政策市”,大起大落的关键也就在于管理层的喜怒哀乐和某些人的心血来潮。上涨的时候一片叫好声,那些决策人物却默不作声,任其自由发展,于是就像神舟火箭似的一飞冲天,高得令人咂舌,创造出多项世界纪录,还会有经济学家跳出来为之歌功颂德,说这样的上涨完全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下跌的时候哀鸿遍野,那些大人物也是默不作声任凭股指如同郭晶晶的高台跳水,快的令人眼花缭乱,几个月就能将市值蒸发、缩水大半,也是今古传奇了。还是会有经济学家出来进行辩解,说是价值高估、挤出泡沫,也叫贻笑大方了。所谓成也萧和、败也萧何,政策的导向有时候认真琢磨,的确叫人哭笑不得。

不过我始终认为股市的涨跌是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就如同技术指标所提示的那样,潮起潮落、涨涨跌跌很正常,人生不也是这样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万物都在周而复始之中。我相信一位大师的名言:“政策干预只会延缓股市运行的速度,却不会改变股市运行的方向。”(一个字都没有错)。从中国股市的历史也可以看出端倪,上一次印花税的提高,被嘲笑成“半夜鸡叫”,股指在下沉了几天以后却继续高歌猛进,直到达到新的高峰;这次降低印花税也是一样,不过公布的时间稍稍提前了一些,股指暂时止住了下滑的势头,但叫人迷惑不解的却是为什么机构还在大肆减仓呢?这些人难道不认为是特大利好吗?难道就不该给新上任的领导同志一个人情和面子吗?令人费解,不过在随后的几天里,主力还是一起发力向上,收了一个漂亮的阳线。

最近每晚都在坚持在看湖北卫视的证券节目《天生我财》中的《左道财门》,主要是一些嘉宾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有些发人深省。他们认为,对股指上涨的最大推动力来自股改的对价政策的推出,才释放了大家压制已久的做多的热情,也才宣告了长达数年的熊市的彻底结束;而这一次股指出现崩盘似的大跌,则是因为大小非的解禁。这才叫真知灼见、一针见血,这才叫一语惊醒梦中人。嘉宾还对股改以后的新股上市依然留有非流通股迷惑不解,莫非几年以后再来一次股改不成?莫非几年以后再让全国股民大喜大悲一次不成?我喜欢这样就事论事、喜欢这样旗帜鲜明的亮出自己的观点、喜欢这样君子坦荡的提出自己的疑惑的股评家,而那种不痛不痒的评论、左右逢源的解释、模棱两可的观点早就被大家唾弃了不听也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