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小二子> 小说外传《乾隆皇帝送金匾》(求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小说外传《乾隆皇帝送金匾》(求票)(1 / 2)

第二节中会写到清朝乾隆皇帝提字鎏金大匾挂于村祠堂,历史上的确有其事,以下是一位已故老人给我亲口讲述。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除考察民情之外,也有游山玩水、品食赏色之意,老爷子爱吃我们这里一个特产水果:小红蜜桔(当地也称“小红灯笼”),本来之前可以在皇宫中享受进贡品,但老爷子偏要亲身来尝试,行至小村半途中,人困马乏,风雨交加。由于小村四周都是山,且方圆几十里之内未见人烟,加之山路湿滑,随行人员也叫苦不迭,担心着客死他乡。

虽然当时正处于康乾盛世的顶峰期,但世间并不太平,江南洪灾严重,农作物大幅减产,底层人民中有很多变成身不遮体,食不裹腹的难民。难民们为了生存,在多次偷鸡摸狗和拦路走劫之后,也便成了土匪,土匪多与山为家,这些山上自然也少不了土匪窝了。加之当时汉人中还有众多人抱着复辟大明王朝的理想,所以跟踪追杀乾隆皇帝也不是鲜鲜事。

果不其然,在到离村子大约十余里的地方,一伙难民便截住了寻村队伍,索要的东西很简单,马匹和干粮。由于陪行的也只是几个贴身随从,这时的乾隆皇帝开始担心了自身安全起来,早已经没有了皇帝应该具有的尊怒龙颜,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他想告诉难民们自己是当朝天子,但又怕引得难民们狗急跳墙,那末索要的东西就不只只是马匹和干粮了,恐怕还得搭上自己和随从的性命;但如果不说出来,又怕丢了马匹和食物,可能会和难民们一样最终弃尸荒野。

随从们也深知乾隆皇帝秉性,不可随便开口,惊惶失措地等待着乾隆皇帝开金口。乾隆皇帝在思索,可是难民们不会给他思索的时间,他们蜂拥而至,抢走了乾隆皇帝一干人等的一切可以吃的东西,还好他们只是为了吃,没有发现乾隆皇帝身上的皇帝金印,不然可能就没有后来在村民口中流传二百多年的“财保仔救乾隆”的故事。

天子是什么,老天的儿子,在危难之际,老天就会帮助他,这才方显天子本色!可这回帮助乾隆皇帝的不是他的老天阿玛,而是他的子民,这小村子里一个中农阶层的村民――财保仔。

财保仔家境在村里是最富有的,但毕竟村民们都是一脉相传,血水相惜,所以不存在着地主阶级,也就不存在着剥削。

这天财保仔正好去集镇上卖家里的土特产,回家时见乾隆皇帝一干人等个个都灰头土脸,垂头丧气。但又见个个穿着考究,财保仔也毕竟是见过点世面的人,便知他们不是商人即是官员,也知这几人途中一定是遇到了难民而被劫也变成了难民。

财保仔天性仁慈憨厚,又加上村民们本来就有好客的传统,就主动邀请乾隆皇帝一干人等到村里安歇一段时日,好蓄精养锐,以便将来和家人团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