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承的母亲出身很好,父亲是个老党员,两个哥哥都是一中的高才生,大哥还考上了省重点大学,二哥后来成了老家的村长.
母亲更进步一些,小学毕业后,由于家里困难,便下来搞生产,二十岁就成了村里的妇女主任,正式填了入党申请书.遇上国家整风教育,没入成党.便经人介绍,与一个当时最光荣的军人认识,并结了婚.这就是展承的父亲.
结婚不久,夫妻二人便随部队开到北大荒建设边疆.
他们所在的部队驻到了黑龙江,仍以军队登记为编制.连队为基本单位,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开垦林区,几个连队的中间是营部,几个营部中间是团部,以此类推.
父亲母亲他们在十五连,刚去的时候只是一片林子,大伙齐心协力盖起了帐篷,五家一个,各家各户之间用布帘隔开.
于是,这些昔日亲密的战友依然亲密,白天在一起生产,晚上伙房一起吃饭,晚上各回各的帐篷睡觉.
大家都是年轻人,精力充沛,又在一起闹惯了,于是,每个帐篷里,每天晚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和闹剧.
展承的两个姐姐,就这样出生在帐篷里.
随着生产的发展,连队里渐渐盖起了一排排的砖瓦房.于是在一个下雨的星期日,展承出生了.当接生的战友的老婆告诉他的爸爸是个儿子的时候,爸爸说了一句:还行.夫妻俩便再没要孩子.
展承的爸爸那时负责仓库保管.而这个时候,连队已经陆续的上了一大批农用机械.展承爸爸的工资相对其他机械手要低,粮油供应也少,总是不够吃.就得借别人家的,发了工资以后,马上还,然后再借.于是妈妈象其他随军家属一样,做为一个整劳力出去劳动,工资只有职工的一半.
但即使这样,夫妻也从来没苦过孩子.展承断奶以后,还喝了好久别的孩子没喝过的奶粉.
那时,连队响应国家政策,教育办得很认真.父母上班,两个姐姐就利用课间,轮流回家给展承喂奶粉.
大姐象所有的长女一样,干净利落,很有责任心.二姐小大姐四岁,贪玩,独立能力差些.大姐就总对二姐不放心,常常轮到二姐时,她还要回来看看.便经常看到二姐抱着展承两个人一起哭.大姐就狠狠的给二姐一巴掌,自己去喂展承.于是,二姐哭的更响了,而展承则渐渐安静下来.
就这样,展承逐渐在成长.
与很多孩子一样,展承一开始的玩伴是同一排房子的一个同龄的小姑娘.两个人在一起玩一些花花草草的事.展承的爸爸妈妈长的都很好,展承也很漂亮.而且家教很好,小姑娘的父母都很喜欢他.可是渐渐的,展承的心就野了,他更愿意和那些小男孩一起撒尿和泥.
那时男孩子最流行玩纸帕子弹玻璃球.
两个人一手一个纸帕,一个人的放到地上,另一个人去扇,纸帕翻过来,扇的人就赢了,输的人的纸帕就归他.
展承老输.他发现刘季老赢.就常常跟刘季回家,听到刘季的妈妈老嫌他的纸帕太多,占地方,刘季没办法,就把纸帕分成好多包,放到菜园里.展承就常常输光了以后,晚上跑到刘季家的菜园去偷,不多拿,一包只拿一点.于是输归输,展承倒是没为纸帕犯过愁,而刘季也没发现过.
展承玻璃球也弹的不好.
弄一块势头,隔一段距离划一道线,两个人轮流把玻璃球往石头上一碰,不超过线,谁的在前面,谁就先弹,击到对方的,就可以把那个玻璃球赢来.弹的多了,展承就发现,弹的时候,悄悄把手向前一递,劲头大而且有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