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a第二场寰岛对太阳神比赛时,无可奈何的山城球迷喊出了第一声:刘国江下课,以渲泄对寰岛既无斗志,又无激情,被动挨打局面的不满。
遗憾的是一次偶然的胜利,使我们的教练飘飘然起来,还居然戏称下课是鼓励。敖东一战寰岛再次重复了上一场的表演,倒是敖东的积极拼抢,高速度的传切配合,寰岛的被动挨打给人留下了寰岛不输才怪的难忘印象。
就是这样的一场又输球,又输人的比赛,我们的教练却说:双方队员在场上的投入使中国足球处于低迷状态时期的球迷们看到了希望。试问,连球队问题都看不出来的教练,能算称职的教练吗?
寰岛的低迷,教练、舆论和不少人士均认为,系中场不力,寄希望于补测上场的彭伟国。
其实不然,纵观今年寰岛的近五场赛事,谁能说清该队赖以安身立命的团队精神和技战术风格。懵懵懂懂,懒懒散散,毫无章法,即使是面对弱旅的放手一搏,也显得手忙脚乱,失去方寸。
其次,战术安排单调,队员无所适从,亦是导致最终失败的又一原因。足球是科学,又是艺术,而刘教练却是以提倡科学、强调理论著称。
如果我们用前场的控球时间作为战术效果的考核指标的话,可以说寰岛与对手之比,也就是1/3-1/5,再看战术组合的中心人物高峰,其前场持球时间之少,形同虚设。
这种无活力、无生气的战术安排,不仅不能激活一个优秀运动员的灵气,还将白白浪费运动员不长的运动生命。要知道,寰岛是至少拥有五、六名国脚的队伍,即使没有彭伟国,在中前场打出一些传切配合,想必不会比太阳神队差。
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投入不够,个人技术动作粗糙,使寰岛一上场就显露败象。后卫队员的反复倒脚,实质上是中前场队员跑动、牵扯不力,连球都难以传出;前五论比赛,停不住球的镜头屡见不鲜,有时甚至连边线球都发不出去;至于优秀队员姜峰,其慢郎中的秉性在教练的督促下,丝毫不见改观,在慢不经心中,数次被对手在其脚下抢断。
陈亦明和刘国江,两位德高望重,被山城球迷、球市、和直辖市领导看重并寄于厚望的教练,前者应以寰岛为戒,再接再励,为红岩的业绩再续新篇,后者应放下甲a的架子,虚心向同城兄弟看齐,知耻后勇,重振雄风。两位主教练请保重,也请自重。
1998年4月21日此文寄出一月后,刘国江下课。
文章刊于重庆晚报1998年5月28日27版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