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中国足球,不是空穴来风
中乌之战尚未开战,一些消息却令人发自内心地焦灼,不言而喻,中阿之战的用人则是中国足球燥动的导火索。
“神奇”记者黄健翔说:这场球我这个年轻的外行敢在赛前五小时就断言“不乐观”(对中国足球我从来没有乐观过,米卢指挥十强赛以来,好一些,至少学会了心静如水),而且还有更多的与我年龄相仿,对足球知识水平相当的记者,对比赛结果极为担心,对米卢的排兵布阵用人原则产生怀疑,而这恰恰与卡塔尔哈吉赛后对中国队提出的三个问号不谋而合:1、中国队下半场后半段的阵容为什么不是首发阵容?2、为什么不上郝海东?3、为什么怕我们队?怕什么?(中国队怕卡塔尔?以前有过,这一次看不出来,黄先生的解说也没有说,中国怕卡塔尔哟?)
“神奇”不能太离谱,否则一步之隔可能变成“腐朽”。但愿下场比赛不会再看见这神奇的昏招,否则难免让人有别的想法(你有想法,正如我有想法一样,但不要用你的想法左右球迷的想法,否则强加于人,只有招骂,你不像米卢,人家受得了,你却受不了。)
上述是黄健翔先生对自己在本场解说中失态的答词,为了佐证他五小时前预测的正确(正因为他五小时前就有预言,所以他的解说,令我这个球迷称之为打胡乱说),他引用了众多年龄相仿记者的共同认识,也引用了哈吉教练的三个问号?旁证博引,无外乎证明自己。
我只是一个球迷,有一点搞不懂,想请教黄健翔先生和众多随队记者,对于这场吸引了亿万中国球迷的比赛,为什么球迷能够静观事态演变,善待米卢,冷静对输赢,而只是你们这几位掌握中国舆论方向的人喋喋不休,让我不得不怀疑,你们究竟要干什么?
为了佐证你们的正确,众记者齐心协力挖掘材料,手伸进了国家队。“队员赛后质疑米卢”文中说:中卡之战结束后,有部分队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认为这场比赛之所以艰难,与米卢的排兵布阵有相当大的关系。
这几天(赛前),中国队里悄悄地进行着一场争论,即以谢、曲首发的锋线组合究竟能不能打破卡塔尔队的防线,加之赛前米卢又布申思、杨璞形成左路组合,队中议论纷纷,其中对弃用张玉宁的反响最为强烈。
就连教练组也有不同意见。一位中方人士叹了一口气,说:“看来米卢太自信了,这种自信会不会影响今天的比赛?他太相信自己的感觉了……”据悉,直到赛后,队里还在讨论,在继续狐疑米卢的“首发阵容”之后,又对米卢为什么不在下半时一开场就推上新的锋线组合表示不解。
众多记者的努力,黄健翔们,该一解心头之闷,舒心地活动下手脚,再展下一轮拳脚。
撕下米卢神奇(神奇一词不知又是哪个拍马屁的人的创造)的面纱,黄健翔们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