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钱多惹的祸-第19节 肤浅的市场经济撞了中国足球的腰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足球钱多惹的祸> 第19节 肤浅的市场经济撞了中国足球的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节 肤浅的市场经济撞了中国足球的腰(1 / 2)

肤浅的市场经济撞了中国足球的腰

离世界杯开赛之时,仅一天之遥,憋出这句话,你打算何为?只在于提醒球迷,我对球员的担心,远远超过主教练米卢。

米卢见得多,他知道中国球员,要在足球生涯上有出息,你就应该在世界杯上尽情表现。所以从国家队建队之始,他都这样不厌其烦地告诫队员,要去国外踢球(挣大钱),你就在世界杯上好好表现。

当范志毅、杜威从亚洲捧回荣誉,中国的足球官员,高谈亚洲对中国足球的肯定时,我不敢苟同。因为,建立在非市场经济下的中国足球,离真正的市场经济差得太远太远。

不信,你去问一问告别足坛的全兴、万达、……。你去问一问,第一个交待收受贿赂的龚建平。至于诸多参与其事的俱乐部,因维持大局的稳定,缄默寡言,保持低调,但并不表示它就没有干过那些见不得人的事?

由于基础存在的创伤,素质并不高的中国队员来钱是太容易了,那怕你俱乐部的老板亏损,日不敷出,但队员的高薪你是不能少一分钱的。这就是中国职业联赛的现状。

也正由于这市场经济过于肤浅,所以才有了米卢打广告的收入,可以超过他一年的年薪。因此笔者去年曾著文说“米卢也俗”(发新华网)。一个足球教练,他的心思应该放在足球上,但浅识的中国市场经济告诉米卢,在这个国家,尽管只是机缘遇巧,撞上了进入世界杯的机会,队员能够发财,教练更能发财,而此种发财不与你踢球有任何关系,且让你不想发财都不行。

这种捷径,在其它市场经济正常的社会和国家是不可能有的。因为,此前的中国大陆,谁见过市场经济?包括那些以研究市场经济为职业的所谓经济学家,他见过吗?他实践过吗?所以当重庆渝钛白上市的数年内,这个企业还在胎腹中,不生产任何东西,而它的股票就可以翻上去,也可以跌下来,因为股市兴旺,用不着看企业的生产、效益,只需要人为的操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意识。请看米卢28日对韩国联合通讯社记者提问的回答:足球是用心的运动,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韩国选手有很好的精神状态,再加上韩国球迷的热情支持和声援,韩国队将能进入十六强。再谈到中国队时,他是这样讲的:自己的队员有着战胜对手的强烈意志,这种精神状态会带来好的结果。

事实上,无论米卢也好,中国的广大球迷也好,就场上的精神状态,拼搏精神中国队与韩日的差距,早已在不言之中。而这种差距可以说,不是一日两日所能养成的,其根基,便是说是市场经济而其实质并非市场经济的中国职业联赛。

这不,连郝董也看不下去了,告诫小兄弟:别老想着赚钱。起因是“媒体包国家队员”。郝海东对媒体包球员的现象感到很不理解,他说:“既然为国家队效力,球员就应该尊重这个集体,不应该把球队内部的事情捅到外面去,如果每个人都那么做,在国家队内部相互间就没有什么信任感了。”

他讲:世界杯大战在即,每个人都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比赛场来,不应被赛场外的事情过多分心。其实我们的心里都应该明白,只有把球踢好了,人们才能对我们投来关注的目光,否则,一旦你的状态下降的时候,你的日记或是随感就是写得再好,也没有人关心。(不愧米卢的好学生)(转摘自今日重庆晚报世界杯特刊)

作为球迷,我弄不明白,为什么阎世铎先生等足协官员,对国足的行踪,这封锁,那保密,连一个吃饭也是考虑周详了再周详,为何对这种大敌当前,只顾自己,不顾大局,扰乱军心的事情,尽可以不闻不问,置若罔闻呢?

“媒体包国家队员”,始于国内,时间长达二十余日,而中国足协却无动于衷,杀无赦,斩立决,看来也只是做做样子的,阎世铎,袁伟民,金钱的诱惑在国足内部盛行,看你们二人,何以向国人交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