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堂内的观众们齐刷刷看向观众席的教师区域,“老先生?”一中校长康辉顿时想起秀越报推荐入学的那位,好像就叫沐晨宾,向旁边的秦老师确认过后,他站起身道:“沐晨宾正是我校高三年级的学生,台上弹古筝那位同学便是。这体现了我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成果blablablab……”
没人再理会校长的自吹自擂,一个个都伸长脖子往舞台上看。沐晨宾苦笑不已,只好稍微站起,躬身致谢,待打分完毕,就快步走下舞台。
两位评委还在讨论歌曲的结构和旋律,判断失误的康茹萍却盯着沐晨宾远去的背影,嘴角渐露微笑。
一中的合唱表演,毫无疑问地获得三位评委的全满分评价,傲居第一。
郑老师深呼吸几下,松开方才一直捏紧的双手,勉强让自己镇定下来,下一组就是她带领的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合唱团上场了。
可是,沉重的打击还在后头。评委们一听音乐附中的学生演唱的又是《赞美》这首歌,也许是他们刚受《歌唱祖国》的震憾未消,更可能的是反复听同一首歌曲造成的腻歪,虽然音乐附中的学生唱得很卖力,水平也不错,评委们仍未给出太高的分数,总评下来,居然只排在第四。
只有前三名才能进入粤东决赛,音乐附中保持的连续八年进决赛的纪录就这样中断了,郑老师失魂落魄,涂着鲜红指甲油的十指哆索不停,提包掉地上都没发现,回去学校怎么向领导交待……
比赛结束散场,秦老师听着康辉的夸奖,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心中盘算下个月的决赛。
按规定,决赛不能唱与预赛同样的歌,这是为了全面考察每个合唱团的能力。往年音乐附中在决赛中也就中游偏上的成绩,而以一中合唱团的真实水平,决赛中必然敬陪末座,除非……秦老师摇摇头。
康辉倒是很满足了,乐呵呵地接受各位熟悉或不熟悉的校长老师的道喜,康茹萍也走到跟前,轻声说了几句话,张辉笑着点头。
第二天周一早上,秀越一中学生升旗仪式。
沐晨宾望着大明朝的国旗,又想吐槽宝贝徒弟,当年是有和她提过一嘴“五星红旗”,可是五颗星是这样排列的吗?
也怪自己没解释清楚,后果就是眼前的红色旗面上,一颗黄色大五角星在前,后面并排跟着一串四颗小五角星……总觉得像鸭妈妈带着一群鸭宝宝过河。
沐晨宾从历史课上听得,国旗图案最初的解释是女皇陛下领导着士、农、工、商四类臣民;
后来女皇权力逐渐移交丞相和议会了,便改个说法是汉民族带领着藏、回、满、蒙五族共和;
再后来大明纳远东、鞑靼、交趾、阿拉斯拉、夏威夷等入版图,陆续增加了好几个土著民族,连同国内其余小民族的呼声震天,这个五族那啥也不提了……
升旗完毕,校长讲话。康辉在广播里狠狠地把合唱团整个社团表扬了一番,还重点指出“合唱团在秦老师和沐晨宾同学的带领下,勇夺秀越府预赛第一名”,听得众师生议论纷纷,高三(10)班的同学也都好奇地望向这位平日沉默少语貌不惊人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