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承上文,虽说那六九天劫未能给玄冥带来什么实质性的麻烦,但那惊天动地的气势还是把入定之中的紫风以及闭关之中的玉蟾道君给惊了出来。
待得劫云散尽,玉蟾真君将玄冥迎进大殿。两人分宾主坐下,玉蟾道君感叹道:“玄冥!我玉蟾虽不敢说是阅人无数,但对于你我却一直看不清楚!真仙之境的你就敢去惹大罗金仙初阶之境的烈火。玄仙末阶又拿着一把宝剑直接把金仙末阶的青火给劈了!如今,六九天劫也之下你也全身而退!”
玄冥淡定的笑了笑,“真君过奖了!在下不过是运道好,仗着有几件灵宝护身罢了!”
玉蟾真君感慨万分,“即便是运道,那也是实力的一种呀!即便是我,也不敢说在六九天劫之下毫发无损!”
玄冥见话题有些微妙,连忙岔开问道:“真君,你此次闭关可有所获?”
玉蟾真君自信笑了一下,“闭关数日,摩云顶上所受之创伤已然痊愈!大概不用多久,本君便要和你一般经受一番六九天劫的洗礼了。如果挺过去了,那便是准圣!挺不过,便化为灰烬!”
玄冥笑道:“真君福缘深厚,且法力高强,想来渡劫是不成问题了!”
玉蟾真君颇有深意的望了玄冥一眼,问道:“玄冥,你可知何谓修真?”
“请真君明示!”
玉蟾真君沉吟片刻,说道:“所谓修真,即是逆天行事是也!你看洪荒诸多生灵,无论何种种族,皆难逃生老病死!而修真,即是以自身为鼎炉,吸纳天地灵气,练就不灭真身!所以说,修真即是逆天行事!故此,凡是修真者,每突破一个境界,天道必降大劫。顺利渡劫者则功力大进,渡劫失败者则灰飞烟灭!”
玄冥虽入得修真之大门,但一直是自行修炼,从未有人与自己讲过修真之原理!即使身藏《太玄经》,亦是一知半解。如今听得玉蟾真君如此一番解释,顿时觉得大有道理。“在下虽一直修炼,如今倒也入得太乙玄仙末阶之境,倒也不曾想透这层道理。而今听得真君玄法,方才茅塞顿开。在下在此多谢真君指点!”
玉蟾真君说道:“指点谈不上,这只是本君的一些个人见解。说与你听听也无妨!本君自当日大雪山与你一见,便觉与你有缘。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摩云顶一战,若非你拼死一战,只怕本君也难逃大劫!而且,此番闭关,本君总觉得你我日后尚有一番机缘。”
玄冥笑道:“真君实在是太过谦虚了!有道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日大雪山一役,若非真君施以援手,只怕我也难逃烈火真君之毒手。如今,摩云岭一战,我岂敢不效死力!”
玉蟾真君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其一遁去。这遁去的一,便是冥冥之中的一线生机。洪荒众生,无论是顺天而为,还是逆天行事,只要有为,谁人不是在寻找那遁去的一呢?所以,无所谓顺天逆天。生于洪荒之中,无人不是谋求一线生机。我且问你,你可知修真者有几重境界?”
玄冥苦笑道:“在下法力低微,不知其玄妙!还请真君赐教。”
玉蟾真君说道:“本君修真日久,曾暗中窥测天道。如本君所料不差,修真者之境界乃是九之数!第一重乃是天仙之境。洪荒生灵,灵智得开之后,便能自行吸纳天地灵气以,以期延年益寿!其中要迈过的第一重槛就是一九天劫。渡得一九天劫之后,方才真正的买入修真大门。渡过一九天劫,便进入了天仙之境。进入天仙之境,亦不能长生不死,尚有三灾须避。渡得一九天劫,便为天仙初阶。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此后为天仙中阶,又五百年,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此后即为天仙末阶,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渡得此一劫三灾,方称得上是长生不灭。只要大劫不出,则得永生!”
玄冥笑道:“这些在下倒也经历过,只是一切不明,如今听得真君此番仙音,方才恍然大悟!”
玉蟾真君接着往下说道:“进入天仙末阶之境后,如是大造化,便能福成心灵。此时,天道降二九天劫罚你。渡得此劫,便进入清仙之境。所谓清者,耳目清明也!前面曾说过,入得天仙之境,只要大劫不起,则得永生。然天道之下,万年一大劫,千年一小劫。入得清仙之境,则能趋福避祸。若得机缘,劫波初起,便可暗查天机,以避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