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第五章 皇帝的职业生涯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唐朝那些事> 第五章 皇帝的职业生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皇帝的职业生涯(2 / 2)

杨浩的皇帝生活

杨浩同学继任之时他的老弟(杨浩登基前与宇文智及颇为熟识,智及此时年纪也应该不小了,而杨侑死时不过十二三岁,故此推测杨浩应比杨侑年长。)杨侑还在任上,多数的百姓此时已经认可杨侑这个皇帝了,因此想在任上搞出点儿什么名堂,不可能的了。宇文化及同志在让皇族“举手表决”选杨浩为皇帝以后,就都被派去阎王那儿进行科学考察了。这无疑是令杨浩同学心理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于是杨侑同学索性不管事儿,就跟这儿当个名誉顾问什么的,乖乖的把权力交给了那群元勋们,而有了李渊等人的献身说法后,宇文化及等人将这游戏玩的更是得心应手,先是自称大丞相,又伪造杨广同志的命令立杨浩为帝。让自己二弟弟宇文智及为左仆射,三弟世及为内史令。也许是为了稳定人心或者是裴矩胆小怕事,宇文丞相又封裴矩为右仆射。至此杨浩的内阁算是成立。

既然已经准备好了一切,那么就该进行计划的第二步了,什么啊?很简单选择都城,首都对于一个国家可是很重要的,而现在呆在江都一带是不行的了,你本身就是说要带着大伙儿回长安,大伙儿才跟你玩儿造反的,现在你要呆着不走,那谁干啊?于是宇文化及也只好硬着头皮带着队伍声称要回长安了。

都说农民起义成功后自相残杀的速度快,不过这确实有些诬蔑农民兄弟了,要说速度快还得说是贵族集团,比如宇文兄的这次起义。宇文兄按照规矩把后宫和后宫的人纳入御营,按照皇帝的规格办事儿,这仅仅是玩儿排场而以,没什么好具体介绍的。不过后面的这事儿可猛,听说过御营造反吗?没有吧,现在我就带你去见识见识。

宇文化及也许真的太缺乏安全感了,竟然因为折冲郎将沈光平日里作战骁勇就将他调到了御营给使营,提起给使营,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这就是那支杨广同志废了不少劲儿组建成功,最后被魏华拿一张假圣旨便给解散了的部队。

也许宇文先生此时还在自以为万无一失,绝对安全,但他怎么夜没想到沈华同志是个很念及旧情的人,至少是个比较有良心的人,宇文化及的这一举动对于感情十分敏感的沈华同志来说不得不算做是雪上加霜,本身给使营便是杨广为自己培养的死士,现在你弄这么个没事儿就感怀过往的人来管理那不出事儿才是怪事儿,果然给使营刚到显福宫驻扎,沈华便和虎贲郎将麦孟才、虎牙郎将钱杰商量着除掉宇文化及为老领导杨广报仇雪恨。

就这么着麦孟才开始到处联络人员,准备实施计划。多数秘密行动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走漏了消息,这次行动也一样,也不知道是哪位告的密,宇文化及得到消息以后连夜派司马德戟去诛杀麦孟才等人,此时麦孟才已经联络了数千人,那这种围剿规模自然也不会小到哪去,于是沈光很快便收到了风声。

沈光以最快速度做出的决定便是杀个鱼死网破,立刻偷袭宇文化及的营帐。结果宇文化及根本没在营内,沈华正跟那儿生气呢,结果内史侍郎元敏正好去找宇文化及汇报工作,便成了沈华的消气工具,在列举了元敏的罪状后便将其杀死。也不知道是谁规定的杀人前得数落人家的罪状,要不是在这事儿上浪费了时间,沈华也许还有机会逃走,可是等他费劲巴拉的数落完元敏了,人家司马德戟也到了,最后沈华和他带的那几百人没一个活着离开的。

杨浩的生活过的实在不怎么样,起初还得让他上场一起玩儿,每天在朝堂上坐一会儿,可后来宇文化及一想,这么废事干什么啊?人家也是日理万机的,没事儿就别烦人家了,于是便派了几十个士卫“看护”。每天办什么事便让人找杨浩同学迁签个字儿,一切齐活儿!

接下来司马德戟也反了,多数地方武装都与宇文化及为敌,杨浩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最后宇文化及兵败,垂死之际居然想到要做皇帝,于是便给杨浩同学送了份礼――鸩。

就这么着,杨浩同学被迫负鸩自杀。宇文化及终于可以取而代之了。唉!又是一个被权利冲昏头脑的人。可悲!真是可悲!让一个疯子管理国家,这个国家会长久吗?我想是不会,至少宇文化及的国家不会长久。

杨侗登基

话说杨广的死讯到达东都洛阳以后,王世充真可谓是如释重负一般。终于不必再扮演忠臣,要不是他活着,我还用得着打着朝廷的大旗到哪儿都被人家歧视,这回我就可以独立了,感觉真是超爽!但又回头一想不对啊,他死了我贴谁啊?我要说独立倒也可以,可若是以我王世充的身份来干这事儿,那下场一定好不了,弄不好会死无全尸,断子绝孙的。不行,现在还不能这么干。

我不能自己扛起大旗到处闯,那总不能投靠别人吧?到时候一直被人家踩在脚底下,人家成了事,我就得被杀。高鸟尽,良弓藏。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怎么都不好过,那我总不能自杀了事吧,这么一来,往好听了说是忠志之士,为先皇尽忠,还算个烈士;往难听了讲就是常常被人挤兑,忍受不了生活的艰辛最后只好自杀就是个懦夫。可这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有更大的理想和抱负!

你说就我这么有才的一人能到人家手下给人家当小弟吗?咱能丢得起那人?咱打进入官场可一直都是欺负别人,现在投靠谁都得挨欺负啊!咱可不能吃那亏,要么咱就自己干,要么就是也不干。

最后王世充还是决定先开个会再说,到会人员不多除了王世充自己以外就是太府卿元文都、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了。关于会议的内容史书并无记载,鄙人也不好臆测,所以便不写了,不过给过很简单,大家知道就行了,那就是立杨侗为帝。

就这么着还在家里睡大觉的杨侗就被使者告知自己将被立为皇帝,杨侗的第一反应很简单,就一个字――惊!为什么啊?因为前面那几位当了皇帝的下场可都不怎么样,基本上都是被软禁起来,一天管你三顿饭,你管封人家官儿,人家让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什么自由,什么人权,在这儿全都没用。

于是杨侗当即便要回绝,可是使者的几句话当即让杨侗失去了任何希望,只好乖乖的当皇帝,这可是比潜规则还潜规则的事儿,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你如果不是从,那就只能去天堂见你老爸了。

有些时候所有人都去争的不一定就是好的,而没人去碰的也不一定是坏的。杨侗这辈子的命运就在这几天被决定了,于是他只能如同溺水者一般竭力保全自己。与其等着别人来讨,倒不如我识趣些,自己给他,于是封王世充为吏部尚书,封郑国公。及侗取元文都、卢楚之谋,拜李密为太尉、尚书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