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战神传说> (第三卷)第三章 惊天动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卷)第三章 惊天动地(1 / 2)

领府内,华清风同柳无心密谈了整整一夜。之后不久,东大陆局势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变化。

二月十八日,众多势力关注下的西卫军在柳无心的统帅下,突然撤出帝都从海上登舟北上,并于数十天后在江北登陆,直逼东北三郡。辛尔善仓惶布战,两军对阵于辽海郡与津门郡的交界处。

交战十数天,西卫军屡屡获胜,辛尔善部军心不稳,官兵大多心无战意,常出现临阵倒戈的现象,辛尔善无奈,只得命统兵的侄儿辛志铭退守辽海。自此东西卫军相持在辽海郡互相牵制长达数月,北方局势尽归北卫军和各路义军的掌控之中。

东卫军军力多达四十万之多,几乎是西卫军残部的四倍,但却屡战屡败不得不退守辽海,这是怎么回事呢?后世史学家将原因归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东卫军屈兵而战,军心不稳。东卫军虽然势众,但军源除以前的旧部外,大半来自东北三郡及北方各地溃散下来的民众,这些士兵参军的目的不外是当兵吃粮和驱除鞑虏,而现在与之交战的对手却不是西方侵略者,而是本国正规军,这在士兵们的心中绝对是无法接受的,如何还能尽心应战。而原东卫军旧部本就对当初从江北战场上撤出大有怨念,放着侵略国土的敌人不打,却跑到这个寒冷的地方当缩头乌龟,这对那些热血的将士来说,本就是天大的耻辱,而如今却要与兄弟部队自相残杀,他们如何能够接受,是以在战场上便出现了临阵倒戈的情况,有他们带头,起先一部分举棋不定的官兵也开始跟着反戈,纷纷倒向西卫军一方。东卫军不战自乱,不败才是怪事。

第二,东卫军统兵将领无能。统帅辛志铭是辛尔善的侄儿,他能爬到这个位置完全是依靠辛尔善的关系,本身并无多大的统兵能力,在战斗中完全是瞎指挥。而其手下有才能的将领对这场名不正言不顺的战役极其反感,甚少出力。在这几十万人拼争的大战场上,士兵得不到正确的统一指挥,胜负可想而知。

第三,此时的东卫军军源混杂,缺乏训练,战斗力极差。而西卫军残部却是从北江战场上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生存下来的精兵,作战极其骁勇,正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此消彼长下,双方胜负已定。

西卫军渡海北上抗辛一事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各方势力闻讯无不震动。

紧接着,三月二十日皇帝雷风班师回朝,率众迁回帝都,同时将西南各郡拥至昆城护驾的十数万郡卫军悉数派往南川前线增援。守卫南川正感吃力的雷雪和尉迟德得此援军,不啻是久旱逢甘霖,立时将岌岌可危的战局扳回。

而久攻不下的西军此时却到了粮尽的地步,士兵们开始杀马充饥。查理眼见东侵入主之事已成泡影,终于萌生退意。其实仗打到这个地步,查理也明白了,当初的东侵之举绝对是一场笑话。许多西方权贵单单看到了从东大陆运过来茶叶,丝绸,瓷器……觉得东方很富饶,是个值得侵占的好地方,可是却没有看到东方的文明和军事是多么的强大!神圣大军穿着皮甲拿着皮盾去和那些铁盔铁甲的东方人战斗,实在是太愚蠢了。仔细想来,先前虽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哪次战斗不是以惨胜告终?浩浩荡荡东侵的百万大军此时留下的不足三十万人,那些死去的将士可都是帝国最勇猛的精英啊!查理恨悔交加,决定在退回西大陆后有生之年再不去打这入侵东方的念头。只是他还有机会回去吗?

与此同时,在华清风南下的日子里,北卫军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可以说,东方卓天生就是一个擅长文治武略的天才。在江北的西军瓦解之后,东方卓便把战略放在了极北的摩尔部族处,那里是西军的粮草屯集地,也是西军在东大陆最后的根据地。在连续截获了数次摩尔人运送的粮草后,东方卓联络各路义军,悍然出兵北征。

在辽阔的跃马平原上,数十万东方大军在东方卓的指挥下同不足十万的摩尔本部军队展开了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一向擅长骑射和冲击的摩尔骑兵尽管占尽了平原的地利,但在东方卓卓越的指挥才能面前,毫无用武之地。北卫军中如今扩至万人的铁骑军是这场战斗胜负的关键,他们全身武装到牙齿,敌人的劲箭和马刀丝毫奈何不得他们,他们却可毫无顾忌地对敌人大加杀戮。双方先是用轻骑兵对冲了五次,摩尔人稍占上风后开始骄狂起来,组织了一次全军突击的冲锋,东方卓先是命步兵中的刀盾兵和长枪兵互相穿插组成防御方阵,待双方接触,摩尔人冲势稍缓时,轻骑兵绕过方阵从两翼杀出,与敌军纠缠在一起,此时刀盾兵和枪兵开始有组织的后撤,将敌军的主力逐渐引入己方腹地。看得时机差不多了,东方卓令旗一挥,一直后撤的步兵迅速退往两侧,早已准备就绪的铁骑兵猛地从阵中杀出,挟着奔雷般的气势与敌军前锋相“撞”。刀光起处,血肉横飞,摩尔战士接连不断地摔落马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