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兄言之有理!”“甚是甚是!”
萧俊陆文等人梗着说道,李墨白便笑道,“吴儒,你想捧杀我啊,小心我先将你给棒杀了。”
众人说笑了一番后,自是到院子里的亭子去喝酒,但是说的还是李墨白的画,又从画说道当前时局,李墨白却是赶紧道,“勿论国事,咱们操琴吟诗。”
尚善在看过李墨白的画后,改变了巡回展的计划,将原本最后一站的京城,改为第一站,但只是李墨白的专场,其他场次也向后推迟,主要还是展出的场地不是非常满意。
现在有了李墨白这幅画,尚善自然有了谈判的底气,就凭李墨白现在的知名度,都能混到一个好场地。
尚善跟李墨白沟通了想法之后,李墨白明白尚善的目的笑了笑便答应了,不过没有答应专场,而是要尚善等人同时展出各自的作品,这幅画当然是需要展出,这个时候展出就是最好的反击。
为了配合尚善的展出,李墨白在博客和围脖上宣布自己的画作的名称和规格,并告知了展出时间和地点。
一时之间,整个网络上顿时热闹非凡,纷纷猜测李墨白将会怎么画这幅画,更加惊讶于这幅画的规格。
听到李墨白竟然画国画,就有一些国画砖家开始在博客上发表评论说着怪话,阴阳怪气的强调说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然画百米长卷,不知天高地厚云云。
粉丝们也是颇为担心,虽然依然力挺李墨白,也准备前往参观,但是心里没底啊,很多文人画画都有点不堪入目呢,况且李墨白画的是离骚,而且是百米长卷。
传媒圈却是小心翼翼地在文化版不显眼的角落里报道了这条消息,既没有批评也没有赞扬,只是说李墨白画了一幅百米长卷。
李墨白粉丝们虽然有些担心,但读过《离骚》后立即就明白了李墨白缘何要画离骚,其意义目的更是心知肚明,心中更是钦佩李墨白的真性情。纷纷在私下里议论,但是大多数人都非常理智的没有在网络上议论,只有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叫好声,先不管画的如何,但是这其中蕴含的意思却是让人振奋。
反对李墨白的人更是非常振奋,在他们看来李墨白根本不可能将百米长卷画好,绝对是李墨白的滑铁卢,大肆地在自己的博客、围脖和论坛攻击李墨白狂妄无知。
任由反对者和狗屁倒灶的砖家网络上攻击,李墨白却是不作任何解释,根本就不屑于反击与解释,乌鸦在头顶呱呱叫,总不能将所有的乌鸦都给打死。
这时候,兴奋的王汝昌也完成了这幅长卷的装裱,尚善也做好了展出的全部准备,只等三天后这幅画在京城798展出。
第三百八十七章犀利的反击
展出如约进行,798是个很自由的地方,何况博古阁向来与798的关系良好,策展的手续也齐全,而且是免费开放,看不顺眼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找茬。
退一万步讲,你总不能禁止老百姓正常的文化交流吧,人家画了几幅画,大家共同鉴赏,而且画的内容是千古绝唱《离骚》,上面不爽的人也只能夹着屁股忍着。
对于李墨白而言,这幅画就是发泄胸中不满,抨击时局,只是当权者知道这时候只能忍,不忍又能如何,国内国外的舆论压力和口水都能淹死人。
前三天的展出,需要凭邀请函才能进入,毕竟人太多并不适合品鉴,只有控制人数才能保持良好的秩序。
接到邀请函的自然也是圈内的画家和评论家,以及李墨白的反对者和之前大肆批判李墨白的专家。
近距离的观看了李墨白的画作,所有人心中无不震撼,这已经不能用天才来形容了,完全就是神人假手,不但每一个人物形象逼真鲜明,而且画中透露着一腔热血和不屈。
“国画再度复兴,就在今天!”一位五十多岁的国画家看完了之后大声说道。
“天才,绝对的天才,这是中国画的骄傲,更是中国画的巅峰。”一名中年国画家看完后满脸激动地说道。
“不愧是屈子门下走狗,李墨白对于屈子的解读完全就是前无古人,当代画坛之绝唱!”一位著名的国画评论家如是说道。
“如果一定要用语言形容这幅画,我只能说这是画坛的《离骚》。”一位著名国画家看过之后,面对记者说道。
所有人都是兴奋异常,更有人给朋友打电话,呼朋唤友前来欣赏这幅画,还有人直接在手机上发围脖,同时用手机拍照将画作的局部发到围脖上。
现场的记者们虽然对于国画的鉴赏不够专业,但是现场都是圈内专家,纷纷将这些专家的画记下来,这都是最宝贵的新闻素材。
不少“李黑”看完了这幅画,也是闭口不言,敢于在公开渠道去黑人,自是有两把刷子,如果连最基本的鉴赏能力都没有,早被轰成渣了。
“这幅画绝对不可能是一个人可以完成,更遑论四十天,我不相信!”一名‘李黑’信誓旦旦地说道。
“从画风观察,这绝对是一个人的笔迹,至于四十天的时间的确是夸张,但看这幅画完全是一气呵成,至于你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听到有人说说不相信,一位著名的收藏家借铁道部高官的名言幽默地说道。
这位‘李黑’的话一出口,便被现场的专家鄙视不已,这种话也敢乱说,除非是瞎子才会这样说,至于时间也没什么大不了,李墨白如今正值壮年,精力旺盛,四十天画出来也不算是奇迹,大千先生当年六十岁之后还能十天画出《江山万里图》呐。
先来的不愿离去,静静地站在画前琢磨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