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1 / 2)

〃我做你的史官,将你和铁锤将军的言行记录下来。〃

经她这么一说,我还非得带上她不可了。若不然,谁知道我在那儿的生活到底怎样,到底和宫里哪里不同呢。你活了别样的人生,但不为人所知,然后你就死了,别人还不知道,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悲哀!

活得不同一定得让人知道,不然也就和他们一样了。

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我命人取地图来看。等四个侍女在案上将图展平,那是一幅绢绘彩图,在烛光下色泽绚丽。遥想上古黄帝之时,其子昌意娶蜀上氏之女,生帝喾高阳,其支庶受封于蜀,世为侯伯。武王伐纣,蜀派兵助援有功,国益广大。如今父王的国东接巴苴,南临于越,北与秦分,西掩峨,沃野千里,群山为障,人称天府。国境线蜿蜒曲折,找了好半天也不见三星城的影子。要指给我看,被我制止了,我坚持自己找。烛火燎到了我两根头发,终于找到了。在东北方向,沿着巫提山山脊向北,纵深三百余里,一直向敌人的地界伸展开去,山脉的尽头是一处峡谷,三星城便在那里。

远嫁(2)

它的四周,完全是另一种颜色,城邑上画的是敌国的旗号。这样一座被敌国几乎完全合围的城,只靠陡峭的巫提山山脊与国境相连,像一柄悬浮天外的剑。

我很难想象谁在守这样一座危城,更难想象守城人的心境。

实际上,巴人一直在窥觑父王的国土。百年以来,他们已经蚕食了巫提山东面和西面的大片疆地。但是若想有进一步的作为,必须先取三星城。三星城让他们如鲠在喉,非拔不可。可是父王竟然无心顾及,若不是铁锤将军的文书,他几乎把它给忘记了。除了搜集美人,满足她们的需求,让她们生时死时都快乐,父王已无别的爱好。除了给越来越多的美人营造宫室和墓穴,国中已无新鲜事。那两个武都女人上个月忧郁而死,优美的《东平之歌》虽然给她们带来一定的快乐,但也不能把成都变成武都。从她们嫁入蜀宫到去世刚好九个月,正应蜀中小儿所歌:

紫岩竹,

离故土。

绿如初,

九月枯。

父王整日哀伤,朝事俱废。他不忍把尸首运回她们的故里,又怕她们死后仍旧水土不服,于是命五丁力士从武都担土,千里迢迢运到成都,不是在郊外,而是在城里为她们下葬。死人和活人比邻而居,真是荒唐之极。稍有微词的三位老臣被父王当庭处死,朝野上下从此缄口。墓室占地数亩,高七丈,号曰武担,以石作镜,为其墓志。满朝文武都在为这件事情忙碌。发丧那天,父王一身白衣,口中仍唱《东平之歌》。此歌本是欢乐之曲,如今唱起来音韵大变,如同鬼哭。远处的小儿三五成群,仍旧吟咏他们的童谣,只是鼓乐大作,听不真切。扶着棺椁的父王已成泪人,嗓音嘶哑地唱着,百官随鼓而和,哭声震天,宫墙开裂,百鸟惊飞,悲啼不下。

这样的都城,待在这里还有什么意思!

即便不是出嫁,我也要逃走!

从图上看,三星城在巫提山山脊的最高处,山势险峻,后方的补给断难维系,进攻已不可能。没有进攻的驻守何其艰难,然而它却守住了,多年以来敌人居然没有敢来犯境。

它给敌人以巨大的精神震慑,同样地这种压力也给了国人。

(bsp;没有人见过铁锤将军,更不确切地知晓他驻守的意义。或许,他在期待着某个事件的发生;或许,他在期待某个特别的人;或许,他就是为了等候我的到来。

我将金发插插在三星城上,对说:

〃这就是我要去的地方!〃

我兴奋不已,吩咐那些表情呆滞的侍女说:

〃金银首饰一概不必带了,把我的那些画像装好。〃

这些画是个青城山的吴姓修仙居士和他的弟子所画。我还记得他初到宫里的穷酸样,他生怕我不画,还特意将他画的其他公主的画像展示给我看。那些画中人各个云鬓高挽,霓裳羽衣,样子都差不多。当时我便说,要画就要画得和她们不一样!她们都是精心打扮,端坐窗前,我偏把头发披散开,倚在床上;她们都修眉眼,施粉黛,我把脸上涂上墨;她们都凭栏伫立,扇掩香腮,我却去扑蝶,衣衫飞舞;她们都是独自一人,我却偏要叫上侍女;她们隔着帘子画,我撤去帘子画;她们让他在远处画,我叫他到近前画。不然我怎么会和她们不一样呢,不然人们怎么会分出哪幅画的是她们,哪幅画的是我月瑶呢?

想起他给我作画时诚惶诚恐的表情就好笑,怕看我却不得不看我,真是难为他了。他虽然画术精湛,可并不善于表现特性,只是一个画师罢了。

装箱时我让一一写上标签:《月瑶散发图》、《月瑶着墨于面图》、《二十二公主月瑶与侍书扑蝶图》等等。

我们虽然舍弃了自己的珠宝,父王却陪嫁甚多,衣物、首饰、珍玩装了十几车。则带了九箱简牍,这些都是她未曾读过的,准备带到三星城去读。

送行的场面十分盛大。文武百官、各宫公主和嫔妃全部到齐,由亲兵卫队护送,大批的兵车跟随,那阵势不像是一个公主出嫁,倒像是军队远征。队伍从太阳门正门缓缓而出,和高大的城墙相比,就像从门洞里经过的一队蚂蚁。

我望着缓缓远去的都城,第一次感到它的宏伟,也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渺小。想到从此离别,天各一方,我的眼泪就止不住。泪水中,母后和父王的脸模糊了,送行人的身影模糊了,熟悉的街道模糊了,都城的轮廓也模糊了。

与这个盛大场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此之后每过一城后面的队伍都减少一节。父王的军队只送一程,然后由前面的城派军队接换,城城交接转运。那些宫女们满面愁苦,好像不是随我出嫁,而是惨遭发配一般。一出都城,婉娉就病了。她每夜啼哭,日渐消瘦。由于水土变换,很多人相继病倒。在第六城,婉娉浑身发烫,上吐下泻,鸡鸣前便咽了气。婉娉简单的葬礼上,众侍女哭得撕肝裂肺。我索性只留下,其余的让她们返回都城。

妩媛婆婆说:

〃回去的路也很长,不如让我跟你去。〃

我只好同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