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帝国的兴衰-七、大英帝国侵占埃及战争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超级帝国的兴衰> 七、大英帝国侵占埃及战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大英帝国侵占埃及战争(2 / 2)

及总督。

陶菲克上台后,解散了议会,谢里夫被迫辞职。9月21日,陶菲克任命里亚德为新首相。里亚德上任后,便加紧对祖国党人的迫害,大批祖国党

人被逮捕、囚禁和流放。里亚德内阁对祖国党人的迫害引起了阿拉比等祖国党军人的不满,公元1881年9月9日,阿拉比率领4000多步、骑、炮

兵将阿比丁宫包围。陶菲克迫于军队和人民的压力,于第二天解除了里亚德的首相职务。9月14日,他任命谢里夫重新组阁,祖国党重新执政。

祖国党的再次上台引起了英国人的极度不满,英国政府决定对埃及用兵,以实现其蓄谋已久的侵占苏伊士运河,进而占领整个埃及的目的。公

元1882年7月11日,英国派出一支由8艘装甲舰、5艘炮舰和一艘驱逐舰组成的分舰队,装载30000多名士兵,对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发起进攻。亚

历山大港的埃及驻军仅有7500多名,训练较差,阵地工事也极其简陋。经过激烈交战,埃军有2000多名士兵伤亡,英军25000多人登陆,占

领了亚历山大港。阿拉比率15万军民撤离亚历山大港,到达开罗。而此时,陶菲克却率大批官员到亚历山大港投奔英国人。陶菲克派人要求阿

拉比停止抵抗,遭到拒绝。

阿拉比沿开罗北部修筑防线,抵挡英军的进攻。7月28日,埃及军队与英军在道瓦尔村交战,英军受挫。在接下来三周的时间里,埃军接连打退

英军的数次进攻,使英军无法从北部进攻开罗。

英军在埃及的失利使得英国格拉斯顿政府不得不要求议会增加拨款250万英镑,并从英国本土和印度增调20000名陆军前往埃及。英军增调部队

到达埃及后,即不顾对国际上的许诺,进入苏伊士运河区,于8月下旬先后占领塞得港、伊斯梅利亚和苏伊士港,控制了整个运河区。英军从运

河区向开罗进军。

8月底,英、埃军队在离开罗数十公里的泰勒凯比尔以东的卡撒辛相遇。起初埃军占据优势,打退了英军的多次进攻,英军指挥官差点成了埃军

的俘虏。但是英军收买了贝都因部落的军队,使得埃军的增援部队未能赶到战场。而英军的增援部队却及时赶到,加强了英军的力量,英军反

败为胜,埃军后撤,退至泰勒凯比尔防线。英军随后追踪而至。

9月12日,英军在埃军负责情报工作的内奸萨沃德的暗中支持下,于深夜悄悄逼近埃军防线的前沿阵地。13日凌晨,英军发起突然进攻。还在睡

梦中的埃军官兵被英军的突然袭击弄得阵脚大乱,慌忙应战,虽然经过了顽强的抵抗,但最终全线溃退,4000多埃及军官兵阵亡。埃军退守开

罗。

阿拉比星夜赶回开罗,准备利用正在泛滥的尼罗河天险抵御英军的进攻。但陶菲克安插在开罗城内的官员却再一次帮了英军的大忙,9月15日,

这些人乘阿拉比组织城中军民在城郊修筑防线之机,打开城门,将英军放入城内。阿拉比等埃军将领成了英军的俘虏,大量军民遭到英军的屠

杀。英军攻占开罗后,各地抵抗力量群龙无首,很快被英军各个击破,英军占领埃及全境。

英军占领埃及后,并未立即宣布将埃及吞并,而是派遣驻埃及的总领事对埃及实行事实上的殖民统治,直至公元1914年才宣布埃及为其保护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