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对sor他不怎么感兴趣,可常识多少还是知道的,一支sor车队包括正选和试车手只有四名车手,而第二试车手自然就是排在最后的那位。
孙行当然不高兴,自从懂事起,他就对自己充满了莫名的自信心,这也缘于他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说概括点,就是一只“井底之蛙”。
就在孙行继续发表自己的不满时,计程车终于到了脑研中心,小家伙只能跟着戴进去拆掉他脸上的那数量庞大的小铁环,然后去进行那个必要的bi测试,当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借助测试结果使地位得到提升。
所谓bi,就是这个时代表示一个智慧生命个体进化程度的标准,通称脑域开发度,简称“bi指数”,星族人称其为“宇宙感”。
bi指数决定了智慧生物的一切能力水平,也决定了其身体机能、智商、精神强度等特性的最终极限。
当然这只是一种大略估计,虽然大部分智慧生命各方面潜力极限都可以通过bi指数而得知,不过总有少数人的存在,就比如现在正在做测试的这位……
自从《淘汰法案》被废除之后,bi测试已经不像原先那样普及到每所妇产医院,而是集中到了每座城市的脑研中心,测试仪器也比原先复杂精准得多,同时联邦也大力扶植了bi研究机构。
测试的过程还是很长的,并且分为机体测试和精神测试两项。
机体测试只需要孙行在3g的重力环境下做一些器械运动就可以。而精神测试就麻烦得多,要求他在身上贴上一大堆的传感器,去进行包括恐惧、疼痛、思维外放以及性兴奋等等的心理感受反应。
大约用了一个多钟头的时间,孙行终于摆脱了那些烦人的机器,从测试间走了出来,而戴倒是很绅士地在外面坐等了这么久,一点没有不耐烦的样子。
分析结果还要等一段时间,孙行这个闲不住地家伙倒是厚颜无耻地从戴的身上发现了些很有趣的小玩意。
作为一位绅士,身上乱七八糟的小零碎自然是少不了,除了各种小电子产品之外,诸如烟斗、怀表、鼻烟壶什么的,每一样都能让这个不满15岁的小男孩玩上半天。在他看来,这老爷子就是个百宝箱。
而等到研究员拿着报告出来的时候,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事实上,分析数据的时间是拖延了很久,经常观摩这种测试的戴对此深有体会,而当他向研究员提出自己的不满时,对方只是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孙行,根本不予理睬。
于是老人家只能蛮不情愿地一把抢过研究员手上的报告,看了两眼之后,他就同样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坐在那里还在把玩那些小玩意的孙行。
不过作为一位绅士,戴很是很注意时刻保持自己风度的,很快恢复常态的他,打发走了研究员,重新坐回到孙行旁边。
“小子,知道你的bi值有多少吗?”咳嗽了两声拉回绿眉小子的注意,老人沉稳地说道。
“多少,不会不达标吧?好像我没那么菜。”戴这么一说,让孙行想起了自己出生时的那段经历,这会儿脸色显得也不怎么好看。
“6.2!天呐!你只有14岁,竟然能达到6.2!”
老头终于止不住自己的兴奋低喊了出来,一个地球人,14岁bi值就达到了6.2,那绝对是个天才,而这个天才是他发现的。
“6.2很高吗?”
看起来结果还不错,这令孙行安心的同时,也让他暂时忘掉了自己那不幸的童年经历。可是孙行真的没见过什么世面,他并不理解6.2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
据他所知,地球人类的平均bi值是4.5,他也没比平均值高出太多,至少整个星际联邦就有4个种族的平均bi值高于6.2的。
他还知道,除了扎卡族的那位母皇之外,同盟会的主席、星族人纳普大师拥有全联邦最高的bi值――9.8。而地球人类中最高的是众人皆知卡尔.杨克大师,也有9.1之高。
比起他们,自己还差得远呢……
“你现在是14岁298天,如果我没记错的,你应该是地球联邦历史上最年轻的大师了。”
戴口中的大师不同于同盟会的大师。
在星际联邦内部,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的同盟会,而成为各自同盟大师的标准就各有不同了,比如在地球联邦,bi超过6就可以被人尊称为大师;而星族主持的最高同盟会的标准就高得离谱了,需要达到8.5才行。
“哈?我也成大师了?那我还是第二试车手不?”相对于大师不大师,孙行还是更关心这个。
“这个……还要等你加入车队之后,根据你的学习状况来决定,不过目前你只能是第二……试车手。”
“得,我忍了,那咱们下面干什么去?是不是该回一趟曼哈顿了?”
“不用那么着急,事实上,你现在已经处于被监视中,根本出不了新新约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