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最后一个匣子前)这就是骆宾王!魏元忠上前准备打开。
武则天:就别打开了。真希望这里面装的不是他。人说骆宾王才趣高雅,相貌英俊,是远近闻名的少年得志的才子。魏元帅,他那篇被人争相传诵的所谓《讨武曌檄》,你带来了吗?
魏元忠:太后,在我这里!
武则天:念!
婉儿接过《讨武曌檄》念。
婉儿:〃伪临前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伯平晚节,秽乱春宫……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武则天:嗬,我有那么可根?连天地都容下了?……你继续!
婉儿:〃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啼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武则天:小小的一次叛乱,竟然让他写成如此的雷霆万钧,真是笔力非凡啊,连我听了,都想助他们一臂之力。这果真是个妙笔生花的可造之材,他不在朝里,实在是宰相的过错。你们以为这篇文章写得如何?
众无语。
下载
武则天:写得很好!只可惜站错了立场。骆宾王为天下文人树立了可悲的典范。才华于文人在其次,关键是立场!立场对了,才华是锦上添花。立场错了,才华则会落井下石,加速自身的灭亡。有两个人由于文笔优美而遭灭顶之灾:一为上官仪,二为骆宾王。可惜了他们的学问!
裴炎:其实他们徒负才子虚名,只不过是些会说大话的无赖之徒。太后淑德兼备,才智非凡,是国母的典范,为大唐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一群狼子野心之辈,借助无聊文人之口,利用愚钝百姓不明天下局势的短浅目光,妄图借机生事,实在是自取灭亡。现在天下太平,皇室英明睿智,太后已经为新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只需还政于皇帝,重归后宫,就再也没有让小人诟病的口实,任何野心家也就没了造谣生事的机会,天下自此永远太平。而天下人只会称颂您的美德和贡献。
武则天:你是在劝我隐退?
裴炎:我是在劝进。劝您退出纷乱的政坛,进入宁和安逸的后宫,进入后世赞美的历代伟大皇后的行列。
武则天:《讨武曌檄》是直言难得的好文章,却如我所说站错了立场,你知道他错在何处?
裴炎:清太后赐教!
武则天:因为他在告诉徐敬业的十万大军要对付的仅仅是一个狐媚的女人。这样的结果只表明他们自己的虚弱,盛扬了我的强大!这篇檄文没有涉及我的任何功过,只耿耿于怀我身为女人的过错,这说明我干得还不错。你刚才说到百姓愚钝,目光短浅,不明白天下局势;恰恰相反,我认为他们深明大义,知道什么是国家安定的真正依托。徐敬业失败了,说明天下人没有被他蛊惑。你们现在反对我,用另一种更动听、更华丽的说辞,核心只有一个,怪我是个女人,而且是大权在握的女人。
裴炎:女主能治理国家,太后已经给天下做出了证明,毋庸置疑。太后还记得骆宾王檄文中最后一句话吗?〃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才是天下人真正担心的,也才是野心家们鼓噪谋反的真正借口。
武则天:你们与他唯一的区别是缺乏揭竿而起的勇气。看来我的权力真是有点太大了。你说呢,圣上?我是不是该退了?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旦站起来,走到从窗中斜射进宫殿的光线之中,手持一卷文书,面容中出现少有的坚定与果决。
旦:母亲不仅不能退,反而应该进。但不是像裴大人所说的进入后宫,进入纪念历代皇后的毫无诚意的香火与仪式之中,而是进入英君明主的辉煌之中,进入亿万人感恩戴德的称颂当中。您的贡献与美德担当得起这一份光荣,您必须以一个伟大帝王的英明载入史册,流芳千古。我这里已经拟好了一份退位诏书,请母后允许我为您的伟大做最后一件事情…让我从皇位上退下来。旦说罢把奏折递给武则天,
武则天愣愣地看着旦,忘记了接过他手中送上来的奏折。婉儿连忙上前接下。几个老臣大惊,邓玄挺第一个跪倒在地。
邓玄挺:皇上,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您使天后陷入不义,使群臣陷入不忠,而您不能保全父皇传留下来的江山,更使自己陷入天大的不孝。是上,您不能这样做,请您收回成命。
裴炎:(也跪倒在地)皇上,这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请您三思而后行。
其他几个老臣也跪下来吁请:请皇上三思,请皇上收回成命!
旦:(面对裴炎)裴大人,你知道骆宾王檄文中最精彩、最动人的两句话是什么吗?〃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父皇坟茔上的新土未干,而国家就像他遗留下来的孤儿,等待着一个更称职的抚养人,旦的才干是担当不起的。现在父皇新丧、新君昏弱,天下宵小都蠢蠢欲动,一旦失去了母后的呵护与决断,那不仅国家成了任人欺凌的孤儿,恐怕我们兄妹也就真像孤儿一样无所依托了。
说完,旦昂然走出宫殿,只剩下屋中一片难堪的寂静。
3.旦寝宫庭院白天外景
旦坐在院中,鸽子在四周起飞、降落,一会地升入天空,一会儿飞上檐角,一会儿在他的肩头、膝上徘徊。旦随手抛洒着谷物,他的神情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淡泊。太平也坐在他的身边,不时拿过一些谷物学者旦的样子喂养鸽子,但她眉间却暴露了一些不安定的心事。
太平:(抚摸着膝上的一只鸽子)哥哥最喜欢的那只红斑花鸽,我已经替你安葬了。
旦:谢谢你。
太平:你不想知道我把它葬在什么地方了吗?
旦:这大明宫中,除了我,只有妹妹最理解鸽子,你葬的地方一定不会让它失望。
太平:我把它葬在了李姓十二王的墓前。
旦:(向天空中抛了一把谷物,谷物在阳光中散出一片金黄的光泽)它凝结了我的愧疚与哀思,让它陪伴我的亲戚们的亡灵魂游天国,正是我纪念他们的最好方式。
太平:(把膝上的鸽子举起放飞)不知道这满院的鸽子还要带走你多少的愧疚与哀思?
旦:(站起身,肩上的一只鸽子惊飞)妹妹是怨我身为皇帝而无法保护皇室宗亲吗?
太平:对,但是我更奇怪,你为什么放弃皇位,把李家子孙完全放置在毫无保护、任人宰割的境地。
旦:那我应该怎么办?
?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