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还没有过完,梧桐已经落了。小童牵着师父欢快的走在下山的路上,告别了那山顶遮风避雨的茅草屋,告别了那相处七年的林中小兽们。
山下有人在哭泣,有人在欢笑。师徒俩寄居在一间破旧的小庙里,老者吩咐小童拣柴生火,自己便出去讨些食物。小童这七年跟师父学了不少生存本领,不用老者吩咐,就主动做起事来。老者知道这孩子从小机灵懂事,不过正因如此也导致小聪明太多又有些滑腔,往往按照吩咐做了个样子,然后便去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从来不认真对待这些琐事。
小童挖好灶坑便出去拣柴。离小庙不远处,有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倒在地上。他父母刚刚死于战乱,小孩为了尽孝,用手刨了三天三夜,终于将父母安寝在这无名的土地里,然后沉沉的昏睡过去。天下苍生被化作尘埃飘散在宇宙之际总有太多都不被人们所记忆,他父母平凡结束的一生正有如这毫不起眼的一堆黄土。拣柴的小童出门时发现了他,小童蹲下来使劲摇了摇对方,直到他醒过来。
“嘿嘿,你醒了?”
“你是谁?”
“我叫黄昏洛,跟师父一起从蜀山来的。”
“我叫杨虎城。”
“你手上都是血还有泥,想必你刨土了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你就跟我一样是孤儿了。”
杨虎城点了点头,微微有些惊讶这小童的判断能力。
黄昏洛说:“师父告诉我,如果一件事情无法挽回,我们就只好挽回自己。所以,要节哀对待逝去的生命。”
“什么是节哀?”
“我也不知道,听师父说的,他老人家好像有很多伤心的故事。”说完他牵起杨虎城的手向不远处的一个湖边跑去。
湖水很凉,两个小孩心里却涌着热流,也许因为彼此之前都没有遇到过朋友。
毕竟年幼,两个小孩很快就忘记了这世上不愉快的事情。等他们拉着小手走进破庙时,老者已经生火煮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