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发:姬昌之子,史称武王
姜尚:史称姜太公
“这幕戏的一开始,是帝辛独自一人在鹿台上的独白。大意指天意弄人,鹿台虽佳,却无法为他思念的人带来欢欣与安乐。此时帝辛之妹妹喜己已病逝,一番大伤心之后的帝辛忽然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他不理解二十几年来如此辛勤劳苦东征西讨所为何来,如果连自己最关心的人都留不住,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之后,帝辛对月长叹,生出强烈的隐退之意,同时哀陈膝下没有能干的子嗣能够接替王位。自己虽生有一子武庚,妹妹虽育有管叔鲜和叔武两位儿子,但都不是能挑大梁的人才。一时间颇感踌躇无计。
周武王九年,姬发在母亲太姒的威慑下,被迫伐商。但武王自幼身受殷商熏陶,从骨子里不愿做此枉恩负义之事。姬发自盟津出发,事先做了一次观兵,假意祷告上天,背地里却派出一个暗探快马加鞭密报帝辛。
帝辛接到通知,忽然间计上心来,命特使胶鬲回传密令至姬发处。姬发大喜,宣布从星象得到本次伐商的卦爻,恰为‘鸿渐于陆,利涉大川’。这八个字正是帝辛暗中通知姬发:尽快度过天险黄河,我有好消息在这里等着你。
接下来,部队推进到一个名叫鲔的小河边,此处距离牧野大约200公里,大雨倾盆而下。帝辛与武王在一座小破庙里进行了一次秘密会谈。
此时周武王姬发正当盛年,大约四十岁左右,素有英名,他与妹喜己的深厚情谊令他早已在帝辛的心目中树立了非常好的形象。这次受太姒之逼被迫出军,却暗中通报的行为更是为帝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帝辛早已对二十多年的君主生涯感到厌倦,早就想找一个合适的人来更替他的帝位。可惜此时禅让制已经废除,否则凭臣子姬发的为人与能力,原本就是最好的人选。思来想去,帝辛决定行一着险棋,在牧野战场上与姬发单枪匹马对阵,却佯装败下阵来,以此树立武王的雄风,之后趁势让位于姬发,自己便可从此逍遥自在。为了保险起见,帝辛令姬发立下誓言,进入朝歌后立即交卸兵力,登基后不可改国号,接受三监以及国师箕子的辅政。
姬发自幼深慕大商,得此建议,感激涕零,更为自己能有机会在商王国这样的大舞台上一展政治身手而振奋不已。大雨之夜,忠臣贤君在这样一间鲔河畔边的小破庙里击掌盟誓,赤子拳拳,都为即将到来的新天地开怀振作。殊不料世事的发展并非能如始料之所及,牧野之战的祸根就此埋伏在两人的意气用事之中。”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