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的千年玄秘:破东风之瞑城-茶罢论杯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茶罢论杯(1 / 2)

沏了一壶极好的茶,说是用她父亲的“大杜丹花”最里层的花瓣窨制而成,名唤“香一朵”,果然是舌尖绕香,犹如花蕾初放,极是妙绝。柏然赞叹不已,忽忽又对那盛茶的杯盏感起兴趣来。

白底蓝花,底平口阔,杯壁则薄如纸,洁似玉,隐约透出天光之色。端高往杯底一窥,烧有四字“若深珍藏”。

柏然道:“白姑娘,你这茶是绝妙好茶,杯是绝妙好杯,却不知这‘若深珍藏’讲的是怎样一个典故?”

白纨素陪坐一隅,言语含笑:“这位是苏公子吧,这‘若深杯’是家父的珍藏,小女子什么也不懂,只懂得唯有贵客登门,方可用‘若深杯’敬客。”

范文嘉却接过话来:“那这定是清康熙年间烧制的茶杯了,‘若深杯’果然名不虚传。”她端起手中杯,半品半尝“香一朵”,又接着言道:“这若深是康熙年间江西景德镇的一个很了不起的烧瓷艺人,他烧的青花杯冠绝天下,小巧玲珑,薄如蝉翼,色泽洁白似玉,那是名贵得很的哪。这种茶杯极细小,最适合慢悠悠在梅前月下品茗,所以后世但凡品饮工夫茶的细小杯盏,也都可以叫做‘若深杯’或‘若深瓯’。而品茶凡二十四道茶艺,这一道有个极妩媚的名由,曰‘若深出浴’。”

她停顿了一下,再抿一口“香一朵”,玉颊生温:“不过,若深大师亲手烧制的茶杯必在杯底打上‘若深珍藏’四字。虽说流传到后世的十之###倒是赝品,但白老爷的这套‘若深杯’嘛,看色泽,看透光度,再听这轻轻敲击的声音,必是真品无疑。”

白纨素立时笑颜如花,脸上颇有几分得色。

“但话又说回来,这‘若深杯’固然妙绝天下,但杯壁上的青花多是花鸟虫鱼,算不得脱俗。枫溪有一名杯叫做‘白玉令’,不知道纨素姐姐听说过这个故事没有?”

白纨素摇头。

“这故事说的是,有一位名士烧了一套茶杯,自以为极佳,带去给一位很有名气的画家品评。那画家却皱皱眉头说,你这杯壁上烧制的是鱼戏莲藻,虾游浅底,果然是栩栩如生。但喝茶讲究的是清香,你这鱼和虾烧得越好,我越感觉满嘴鱼腥味,那还怎能安心品茗呢?这位烧瓷的名士大以为是,回到山中苦思冥想,另烧了一套彩蝶杯。却不料那位画家仍旧不满意,说是蝴蝶虽美,却生恐这昆虫脚翅上的粉末落入茶中,更是没法喝。烧瓷者这一次终于大彻大悟,下一次干脆什么也不画了,素面朝天,更显得这枫溪瓷之洁白如玉。这就是‘白玉令’的由来。可见中国美学讲究的是做减法,不过能悟到这个意境的就少之又少。”

柏然笑道:“那以后也不用费脑筋泼什么墨画什么写意了,一张白纸往那儿一铺,照样素面朝天,这叫‘白玉画’,可卖大价钱呀。”

众人皆大笑起来,唯有白纨素抿嘴而笑,不置可否。

范文嘉接口道:“我见过台湾有一种茶杯,色作温玉,内壁有一圈一圈极细小的暗纹,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装饰。内敛而暗藏光华,无物能出其右。不过在这丽江小城竟能见到‘若深杯’,也算是一等一的藏品了。”

柏然却道:“茶杯倒也罢了,若是酒杯,只怕其中的学问更大。文嘉,你历来研究这些玩艺儿,有什么好故事说来听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