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木马、传播木马、盗窃账户信息、第三方平台销赃、洗钱,分工明确,伴随着熊猫烧香、灰鸽子等病毒的爆发,病毒背后的灰色产业链已经逐步为人所知。然而,“磁碟机”、“机器狗”等病毒的出现让这个灰色产业链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原先的病毒制造者–用户的二元模式,转变为木马下载器–病毒–用户立体式结构。木马下载器成为木马群舞狂魔的平台,也是购买者利润成倍增长的源头。
以“磁碟机”为主的一类病毒先设法破坏安全软件的正常运行,然后连接木马种植者指定的远程地址,下载更多的木马程序到中毒电脑上运行,盗窃用户的即时聊天工具、邮件客户端、网银、网游等产品的帐号和密码,以及商业资料或用户个人隐私。“磁碟机”这类病毒成为了病毒产业链中的新的一环–木马病毒传播的新通道。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国内的病毒产业链已经发生了第二次大分工”李铁军分析新情况说。“现在‘反安全下载器’的出现,表明在之前的链条中,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黑色保护伞’角色,他们为木马的偷盗行为保驾护航,帮助木马更高效地传播,向安全厂商发出挑衅。无论这些‘黑色保护伞’是由早期的加壳工作室进化而来,还是新生的团队,这其中有一点需要注意:‘保护伞’们不可能无偿为木马们服务。”
反病毒专家进一步以“磁碟机”的利益链条来举例:磁碟机进入用户电脑后,首先破坏掉杀毒软件,但并不亲自盗号。在这里,木马下载器成为病毒传播的渠道供下级买卖,在木马下载列表中每增加一个盗号木马就必须付给木马下载器拥有者价格不等的报酬,磁碟机病毒就如同其他盗号类木马的代理。“就如同一个大流氓向一群小流氓收取保护费后,领着他们到处打砸抢一样。”李铁军举了个直白的比方。
据悉,按照我国目前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制造和传播病毒是违法的,但对于木马、黑客程序等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因为它们本身只是一个工具,至于使用者拿它们去干坏事还是干好事,无法控制。这也是木马程序制造者敢于利用网络公开叫卖、大发不义之财的根本原因。
李铁军介绍说,“病毒制造者从简单的破坏系统到窃取用户财产,蜕变的过程非常快。从写程序到传播,再到销售最后洗钱分账,由此产生的黑客制造病毒的产业链令人触目惊心。”据金山毒霸客户服务中心初步统计,上述三类病毒的感染用户数已经超过十万,而这些病毒在破坏杀毒软件后会下载数十种盗号木马,波及电脑保守估计总数可能高达两百万台次。
根据《第21次互联网调查报告》来看,目前我国网民网络购物比例是22.1%,购物人数规模达到4640万。参加过网上购物的网民个人半年网上购物累计金额平均是466元,购物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比例占到19.1%。网上理财、网上交易等行为和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等网上金融活动息息相关,面对日益壮大的网上消费人群,病毒作者不会放弃任何可以盗窃敏感信息的机会。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统计显示,2007年上半年,我国被植入木马的主机ip远超过2006年全年,增幅达21倍。因此,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7年,两会代表刘来平就指出“盗窃网络无形财产犯罪频繁发生、难以控制的原因除了这类犯罪具有隐蔽性特征之外,更重要的是法律缺失。”今年,人大代表陈万志再次呼吁“面对黑色病毒产业链,我们应该立法治理。”
两会代表的心声也是广大网民所期盼的,针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众多主流安全厂商都在产品技术和功能上纷纷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是打击网络电脑犯罪,单靠电脑用户自身和反病毒厂商的力量还远远不够。
“面对黑色病毒产业链,必须站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中国互联网健康快速发展的高度来予以打击。”陈万志强调说。据悉,他将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治理互联网病毒制售黑色产业链的建议》,呼吁加大对网络安全领域犯罪的打击力度,确保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