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参同契-第111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2 / 2)

练习回转

我从小的读书习惯是书来看我,我不去看它。把书摄进来,又容易记住,所以有时候并没有想那个句子,而是想那个书的影像,哪一句话在哪一行我都还会记得。你们呢,是自己到书上去,最后老花了。看电视看电影也要这样看,叫电影跑到我前面来。你们看电影又哭又笑,都无我了,你还看个什么电影!你上去演多好呢!生命就那么消耗了。所以道家所谓“旋曲以视听”,“旋曲”就是回转,回到自己这里,视听都要回转来,不要把精神散向外头去。这个口诀也叫你们练习练习,看东西不要眼睛盯住看;就是讲恋爱要看对方,也是反过来你来看我吧。

“开阖皆合同”,这个就是工夫了,平常训练自己,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外面,一开一闭之间,念念在“勿助勿忘”、“浮游守规中”!

“坎中纳戊”,这个不多啰唆,因为你们诸位对于五行八卦这些不大熟。“离中纳己”,戊、己都是土,在人体上代表胃的部分,抽象观念就是中位。“戊土属阳主动”,这个土还分两层,戊土是阳土,主动,代表了意,我们这个思想意识。“己土属阴主静”,己土是什么呢?我们这个意识思想不用,恢复到休息状态就是己土。

“然离中一阴,体虽静而实则易动”,“离中一阴”就是阳中的阴,是我们这个思想,本来应该宁静,可是我们人习

1、惯随时随地都在思想,静不下来。不是打坐叫做静,是内在

这个思想静下来才叫做静。‘1所以《易经》上四个字形容,“憧憧往来”,这个思想在

里头乱跑,“不可禁止”,你禁止不了。大家学佛打坐就想把自己思想禁止,可是你没有办法禁止。你说我把它压下去,一点不让它想,那岂不是另一个大想?你想压下去那个想;也是一个想。

道家告诉你,思想怎么才能真正宁静呢?“惟赖坎中真阳,出而钤制之。”“坎中真阳”,“坎”是代表北方水,水中精就是说本身的元阳,也就是密宗所讲气脉通了,道家所讲真阳发起了。本身生命在肉体上有一股力量一一真阳,有上升下沉的作用。这股力量一来,思想不动,宁静归一了,所以叫性命双修,必须要本身的元阳“出而钤制”。这个东西有很多代号,道书上也叫做“铅”。思想飘浮不定像水银,碰到铅一一真阳,水银就被吸住不跑了。人体这个思想,要在本身真阳发起来时,才能够真正达到静、定、安这个境界。

三宝关闭之后真人的优游再说无念专i是什么状玩变年轻渫亮了真正结丹了身体整个变化结丹有了真神通

三宝关翔之后

“若门之有枢,车之有辖,庶乎一开一阖,动静各有其时,而元炁不致耗竭矣。故曰,为己之枢辖,动静不竭穷。”这个“一开一阖”已经很明白了。“元窍中先天祖炁”,这个“元窍”就是原来道家所讲的守窍,并不是有形的,如果大家一定要有形,最好在中宫。“先天祖炁”是道家的名称,不是人为后天呼吸修得成的,“祖炁”是本来有的。“本来鸿濛未剖,惜乎,前发乎离,以泄其明”,“祖炁”开始本来没有分,到了眼睛就变成看东西,眼神把它用掉了。“后发乎坎,以泄其聪”,到了耳朵变成听声音的功能,也泄了。“中发乎兑,以开其门”,到了嘴巴就是讲话,门打开了。所以“三者俱散而不收”,眼睛、耳朵、嘴巴,三者都是在消耗生命精神。“先天之炁,所存者几何哉”,“先天元炁”,我们生命的能源,天天在消耗,还能剩多少啊!用完了就没有了。

“必也默默垂帘”,所以修道第一步要静坐,眼睛闭起来。“频频逆听,则坎离之炁不泄矣”,你回转来耳朵不听外,反听内在,元炁自然不泄漏了。

“故曰,离炁纳荣卫,坎乃不用聪”,“荣卫”是中国医学的名辞,就是气与血,不是现在说的营养。“括囊内守,混沌忘言,则兑口之炁不泄矣。”所以初步修道就是求一个i266i一

静坐的境界,像口袋一样把它封起来,里头混沌静静的,不明不暗,不说话。“故曰,兑合不以谈”,嘴巴合拢来不讲话了。“希言顺鸿濛,即所谓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者也”,“鸿濛”就是宇宙天地未分的那个境界,在这个境界中,耳、目、口三宝关起来,不与外面通才行。

下一句话要注意了,“此中秘密全在口字”,也就是说修道的秘密全在一个“口”,这个“口”呀就难办了。“此口是元关一窍,吞吐乾坤。因天机不可尽泄,姑取兑象,非世人饮食之口也,必须真师指示,方知其妙。”道家讲这里就是一个关键,这里的“口”字不是指嘴,而是指身体上同宇宙关系密切来往的地方,所以天机不可泄漏。讲到这里,每一本道书都说不清,所以只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