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参同契-第42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1 / 2)

,而不动;耳根一切声音也知道,所以佛家的观音法门说“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心经》观自在法门,由“观”而到“照”,寂然不动,身体的气脉周流运转,完全宁静下来。所以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完全通了,六根大定是百脉冲和,平衡,这才初步结丹,这是“御政”。

修道的第一步,由这里开始入手筑基。做不到的话,只打打坐,那不算数啊!所以伍柳派的修法,就是拼命守住身根,身根也叫做命根。以为不漏丹、不遗精、不手淫是筑基,那还只是在有形有相上,不过是筑基的筑基的筑基,最初步最初步而已。这里给你讲得很清楚,“六根大定,百脉冲和”,那才是“御政”,才是修丹道、修神仙之道。现在我们再回到《参同契》本文。“原始要终,存亡之绪”,由开始到结果,一切都在于心,成功与失败都在这个关键。所以道家也算是信佛法的。这样看来,学佛的人把正统道家看成外道,也不对呀,因为都一样是菩提大道。

“或君骄佚,亢满违道”,“骄”是骄慢,“佚”是放松了,就是心君动念,自己认为工夫到家了,嗯!行啦!得道啦!这个念一起就完了。所以自古真正的仙佛,依我看来只有修谦和、谦虚,不会说自己得道了。“亢满违道”就是《易经》乾卦“亢龙有悔”,太高反而不好。这一篇是讲火候,要注意啊!纵然你得到“六根大定,百脉冲和”,这个时候中间变化还是很大!哪个时候该动,哪个时候该静,自古仙佛都没有办法传你,就看你的智慧了。所以我说释迦牟尼佛只传了四个字,“知时知量”。就算是达到了“六根大定,百脉冲和”,依佛家的菩萨戒,耽着在禅定这个境界也是犯戒的,其理由也在此。所以千千万万人修道,哪一个成功?太难了!就是要靠智慧之学。

“或君骄佚,亢满违道”是百脉冲和得太过,那也是阳极就阴生了。所以这个中间的应用之妙,在佛学叫做对治法门,要懂得许多许多,什么都要懂。我们看中国的神仙传,每个神仙都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医药、武功,没有哪样不会。学那么多干什么?就为了一个目的,修道!这些都变成调配的药,等于厨房里酱油呀、辣椒呀,缺一样不可。

气脉真通与变化

“或臣邪佞,行不顺轨”,这个形容是比喻气脉,你想心君定,心想宁静,可是办不到。我常叫大家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想下座?是身体坐不住?还是心坐不住?大家就茫然了。其实是心不想坐的居多。身不想坐就是气脉不对,就是“臣邪佞”。这个“臣”是气脉,身体“佞”是坐不住了,定不住了。“行不顺轨”是气脉不入轨道,气脉不顺了。大家修道做工夫,有时觉得背上或前面在转动,认为是河车转动。有些人很有意思,来说,老师啊!我是任督二脉打通了的!实际上一听人这么说,我就知道他没有通。真正任督二脉打通了不是这个样子,哪有这里动那里动!这是不是气脉动呢?是!是不是通了?我叫它“凡气通”,只是普通感受的境界罢了。如果气脉真通时,就没有气脉的感觉了,也没有身体的感觉了,那就是天人合一,那才真正叫气脉通,也就是“百脉冲和”的境界。

所以这里告诉你“弦望盈缩,乖变凶咎”。“弦望盈缩”我们讲过的,上半月的月亮谓之上弦,下半月的月亮谓之下弦。月亮有盈亏,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一个天地间现象的境界。修道到了“六根大定,百脉冲和”,我们可以再加一句话形容,这个时候身心的境界如“朗月中天”,永远像满月一样,心君寂然清静。如果配合佛家的话,现在年轻人都喜欢禅宗,寒‘山禅师有一首诗可以说是在这个境界:

君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古代有个禅师大彻大悟了,看人家都崇拜寒山这一首诗,他说,那有什么了不起,半吊子!别人听他这样说,当然不服气,那你也作首偈子看看,他就作了:

吾心似灯笼点火内外红有物堪比伦、来朝日出东

寒山说没有东西可以比拟,这个人说我有个东西可比,明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出来。他是比寒山讲的进了一步,但这并不是说寒山不懂,或寒山只修到这一步。

“弦望盈缩”,修道到了这个境界,“六根大定,百脉冲

i和”,这个根基打好了,还要注意的就是“观心”了。这个|&心要管理得住,管理不住,或者气脉走出了轨道,或者有时1候身心配合不好,有时候变成暗的下半月,昏沉了,走人阴境界。不只昏沉,有时候到此就败道,就失败了,你又要重来第二次。所以修道屡成屡败的例子很多,“六根大定,百脉冲和”变成瞎猫撞到死老鼠了,没有用,这就是“乖变凶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