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太岁成佛> 第十四章 村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村居(1 / 2)

第十四章村居

燕少宇考虑上山要做好准备,已经进入秋天,山上比山下更加凉爽,所以,要准备两条小被子,带着一些干粮。

路上遇到人家跟人家要点水喝还可以,想要点馒头卷子之类就不一定好要。因为当时人们的口粮是有限制的。

城里人是每人每月二十八斤口粮,学生是三十二斤,而山里人分得一点口粮,有的一年的口粮半年就全部被解决了,剩下的时间就只好艰苦度日,免不了到三亲六故那里借点,以维持生命的需要。

这种暂借有时也无法实现,因为大家都很穷,有几家有余粮的?

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有的有点手艺的,到外面转一圈,偷偷做点私活,靠别人给的一点可怜的工钱,哄哄肚皮。有的到山上摘些野果,打些野食,犒劳一下早已靠干了油的肚子了,这是很惬意很幸福的事情了。实在没有其他办法的人们,只得一天吃个一顿,靠着“俭省节约”节衣缩食来煎熬度日了。

所以经常就会听到为了一毛钱而大打出手,甚至以命相搏的事情;为了一捧谷子而取人性命的故事。现在听起来好像说的是天外故事,或者是玄幻小说了。

听说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听八十岁的老爷爷讲故事,当讲到过去他们所过的日子怎么样辛苦,怎么样贫穷,怎么样为一个窝窝头而拼命时,孩子笑得前仰后合,眼泪直流,对爷爷说:“爷爷,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完全可以当作家了。看那些网络小说写手,有的情节离奇动人,要是你写这些事情,完全可以成为网络写手中佼佼者了。”

被奉承一番的爷爷只能苦笑着,摇头。

中国历史有个什么无良皇帝,听大臣们说,老百姓吃不上饭,就纳闷的说,为什么不吃肉呢?因为在他的生活中从来都是有菜有肴的,没有饭吃,可以吃菜啊。当然他无法知道百姓的苦楚。

记得小时候,有人说,毛主席每天吃什么呢?是不是和我们一样,每天都是红薯糊糊高粱饼子啊?马上有人就会理直气壮的反驳:“你懂什么呀,毛主席能和我们一样啊,他工作那么忙,光吃红薯高粱怎么行?他得吃好的,听人家说,他老人家每天都吃烧饼油条,没断过。”说者还一脸的羡慕。

因为有过逃难的经历,燕少宇知道该怎样去寻找食物。再说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以供自己使用的东西。所以他们简单的收拾一下之后,就上山了。

经过多年的砍伐,很多原先碧绿的山头已经变成了濯濯童山,绿草覆盖的地方已经裸露出大块的石头,呈现出狰狞的样子。各种野兽和鸟儿失去了生活的森林,也就迁走了,只有一些麻子和麻雀还在一些小树上,打着寒战的嘶叫,增加了清冷、荒凉的氛围。

老百姓总要生活,一些人也想有些政绩,所以就有人在山上开垦梯田。花费了很多的人工,也有一些成绩。一些山头就有了另外的景致:一层层的梯田开垦出来,种上庄稼,虽然水土流失严重,但是多少还是有点收获。让人们感到绝望的心里有点安慰。

燕少宇和燕凌云一路赶去。有时在山上看到一些人家,就询问伐木队的去向。所幸的事,大家都多少知道伐木队的事情,尤其是燕爸爸的消息最多,自然都是他怎么能干,怎么凭武艺打死什么狼和虎什么的。

就有一户人家拿出一张虎皮对他们两个说,那就是燕爸爸打死了老虎。皮剥下来就换了一小口袋玉米。说话人对燕爸爸的敬佩让两个人感到特别的幸福和快乐。

看到那虎皮,两个人好像看到爸爸神武的身影。

那虎皮,是真材实料的,绝对不是从年画上复制,重新裱糊了,在树林里乱拍出来忽悠人的。就是发现了老虎,也没有人奖励你,因为那是在山里看见老虎是很正常的事情。绝对不会像现在,随便拍了几张老虎年画的照片,往网络上一放,哗,几千万人睁大眼睛,看这老虎真的假的?请国家什么单位去鉴定啊,甚至找大侦探来求证照片的真实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