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命大啊(2 / 2)

张三又问,“那官军是哪位大人帐下?伤亡可大?”

“陕军,孤山守备袁武的孤字营,千户曹文诏领军。伤亡不大。”

张三听到孤山守备袁武,便觉熟悉,略一思索已然记起在京城可没少听到这个名字,将帅之争么,便道,“袁武?他不是在贵州平乱么?如何又到了山西?”

“曹文诏领的便是留守的队伍,年前那叫高迎祥的马匪听闻孤字营出陕平乱,准备回去大肆劫掠报复,却被曹文诏追着复又流窜到晋东。”

张三听了道,“又让那帮贼人跑了?”

徐四道,“马匪在太行山脚下给官军包了饺子,斩首数百,俘虏无算,只可惜逃了几个匪首。不过,谅他也成不了气候。官军顺带将太行里的山寨扫了个干净。”

张三道,“听掌柜说,镇上百姓要给曹大人供长生牌位。”徐四笑咪咪道,“可不是么,街上人都这么说。山西布政使司要给曹大人请功,平定地方,维护一方繁荣,啧啧,这曹大人要高升。”徐四看看床上闭眼高卧的武隶,低声道,“咱们出去聊,别扰了他休息。”

平安旅店外,小镇的居民三三两两的聚拢谈天,不时有好奇的目光抛向镇东驻扎的军营。辕门处,高高的旗杆上,一面孤字大旗迎风招展。军旗之下,五百余俘虏蹲坐地上,周围满满的一圈栅栏将俘虏困于当中。栅栏外,一队长枪兵列阵,又一队弓箭手列于其后,虎视眈眈。

小镇的居民们困惑不已。据说打更人说,孤字营的兵昨夜是从镇上进山剿匪的,而且有夜里那阵狗吠为证。奇怪的是,除了打更人,竟然没有其他人觉察这些官兵打这儿过。顶多是养狗的人家,在床上把自家的狗乱骂一通,以出其扰人清梦之气。小镇是翻越太行山必经之路,这几年匪患闹得厉害,来来往往的官军见了不少,还从没见过走路走得神不知鬼不觉的。有些爱胡思乱想的人想,“莫非这些大兵都是蚤上鼓时迁的徒子徒孙?走路静得跟猫似的……”

青天白日里看,这孤字营也平常嘛!军服破破烂烂,个个灰不溜秋。年纪稍长些的,脸上大都堆着老陈皮般的皱纹,黝黑焦黄。武器也一般,长枪兵手里的家伙,只是一段木杆加了一个铁尖,弓箭手背的家伙,还比不上左财主家打猎的弓箭。只是这些大兵能让山里的悍匪乖乖投降,安安静静的蹲在地上,倒让人不敢小看他们手上简陋的家伙。

做小买卖的生意人可不敢靠近军营,瞧这些兵的衣着打扮,那不是一般的穷,跟他们做生意,只怕货出手了,钱却回不来。军营里出来采购给养的军官感觉到商人的冷淡,罗大友正领着火头兵出来买粮买菜。为了出其不意,全军只带三天干粮入山剿匪,给养养在百里之外,眼下只能就地购买些粮食,刚进粮油店,罗大友就被告知店内粮食告罄,请另想办法。罗大友笑笑,这种情况他见得多了,掏出银子来往柜台上一搁,喝到,“睁开你的狗眼,孤字营!我袁大人手下的兵!买卖公平,与民秋毫无犯!快快取面粉来。”掌柜的一见银子,跟见了亲娘一样,捧在手里又舔又咬,眉开眼笑的让伙计挑了几担面粉跟他走。

等伙计挑着面粉到军营,听到消息的菜贩子已经把军营围了个水泄不通,萝卜、白菜、各色腌菜,看得火头兵们心里感叹,有银子是亲娘生的,没银子便是后娘养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