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亲可爱的各位读者,按说我这个新人应该勤快一些,奈何本人事情多,所以――也就是只能一天一更了。各位大大原谅我哦。不过你们不能懒,该投票的投票,该收藏的收藏。否则我诅咒你们,将来生个女儿没小鸡鸡!)
招兵的布告一经贴出,四方豪杰以及那些无依无靠的流民俱前来参军。主抓招兵的陈宫捡起精壮者三千纳之,其余人皆为民兵,被他派往东海郡城外开荒。陈宫这一屯兵制度非常适合他们现在这种情况,丁乙非常满意,但人多吃的也多啊,军粮问题随之出现了。
“城外屯兵五千,皆在开荒,明年的军粮不用愁了。今年的军粮从哪儿出呢?”丁乙向陈宫询问道。
陈宫胸有成竹的言道:“主公勿虑。您虽是朝廷直接认命的官吏,然仍归徐州刺史陶谦挟制,既然如此,不若去向陶谦借粮,明年收了夏粮还给他就是。”
丁乙大喜,急忙命陈宫前去彭城。
陈宫不辱使命,带着五万斛粮食返回。这些粮食足够他的军队吃到明年春末,于是,丁乙决定北伐青州诸城池。然陈宫道:“主公来东海时日不久,官吏面顺而心未必顺。如若古王两家乘机作乱又该如何?多留兵不足以北伐,少留兵则不足以震慑官吏也。”
丁乙转动眼睛,狡黠的笑了笑,言道:“我明天就下令,让古禁与王翦随军出征,公台以为如何?”
陈宫再拜,言道:“主公英明。”
两道军令被甲士送到古家与王家。王翦接到丁乙的命令后,就开始收拾自己随身的东西,准备随军征战。王翦年纪四十,正值当年,自然去的。而古禁已经快到花甲之龄,且有疾在身,接到军令就犯了愁。
古禁夫人道:“老爷有病在身,可向府君大人求求情,免了这车马劳顿之苦。”
古禁叹道:“夫人有所不知呀,此府君非彼府君。”
夫人问道:“有何不同?”
古禁言道:“此位府君本是厮杀将,向来说一不二。若是违背他的意思,恐会有无妄之灾呀。哎,我这一身老骨头,恐怕要散在疆场上了。”
古禁无奈,夫人伤心,皆是一筹莫展。此时,古冰艳从门外走了进来,言道:“父亲大人勿需烦恼,明日孩儿前去就是。”
闻她此言,古禁大怒:“你一个妇道,怎可上前线!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哪里也不准去!”
古冰艳狠狠顿足,退了出去。
校场上,四千精壮兵卒排列的整整齐齐。如今已是秋末,战马喷着寒气,等待着主人的召唤。士兵们向阳而立,注视着前方的点将台。少顷,王翦带一随从赶到校场,自动的站到了点将台下面。
丁乙看了看升起的太阳,暗道:古禁这老头怎么还没到?是不是装病玩猫腻?
就在此时,一小将单枪匹马的来到了点将台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言道:“家父年老多疾,不能鞍马劳顿,我自愿代父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