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禅录影-第64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1 / 2)

穷之不尽啦,但其中却头头是道,门门相通。然后再回到他本师那里,大智成就的文殊菩萨身边,也就是根本智的那个地方,还是回到一念不生,了无可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本地。然后,从普贤菩萨发大愿心,广度众生,永无穷尽。十方一切佛菩萨,皆依般若智慧和宏愿的成就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后华严会上,所有的菩萨异口同声,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这么一个组织。所以,大家要赶紧求得根本智,根本智透彻了,差别智其实也容易得很,一望而知,一学就会。这个不是理论,配合经验告诉你们。所以学佛啊,真正愿力坚定,那有什么难处啊!

如果像他――和尚说的一样,那么我们现在人比古人行啊,笑话!在三藏十二部经典里有多少记载,有人言下顿悟,得法性住;有七天证大阿罗汉;至于菩萨呢?你查查佛经看,那更不要说了,有些菩萨,话都没有说,就成功了,那更快。古人也是人,现在人也是人,人哪里还分古今呢?说什么人心不古啊!这种话都是没得智慧,没有愿心的话,我们跟着世法上只好那么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其实,人的智慧无古今,都是一样的,就是看你有没有毅力决心。一念专精,无事不办。

现在人有一个毛病,只是习气大一点就是,比古人更偷懒,这是真的。因为物质文明进步了以后,人爱贪图物质依报的享受,依报的享受大了,自己顶天立地的精神、法性身的正报,反是萎缩了。若说现在人心更坏,从前人好,也不见得。你看现在人做慈善事业不要别人讲劝呢!个个都是喜欢做。以前农业社会悭吝啊,钱赚得辛苦啊,所以能够做社会慈善事业的人,能够做一点善事的人还是很少,因为经济不充裕啊。现在的人,你看是怎样呢?社会慈善事业,大家普遍在做,你没有看到做好事吧!报纸一登,到处都来了,一样的,人心无今古。

你看我喜欢提倡古道,喜欢讲这些陈年老醋,但是我也喜欢今啊。道理是要体会,有些是要智慧去探寻它,要参出来,要深刻,不要肤浅。什么事情啊,半面一看,就以为自己懂了。要深入,深入,把身心投进去了才行。做学问都必须这样,何况求道。

王同学………习禅录影

(此时,王同学正在座上,气机发动,又自动打起拳来,有如密宗金刚亥母拳路。他并未学过,都是自然而来的。)

师对王同学说:王xx!停住它!你们知道他这是何故吗?心念一空,气机慢慢自己发动了。因他见理不明,自己不能完全做主。假如外面传神拳的人,就由此变成外道法门,何以如此呢?他不知性命之理,灵知之性被自心迷了,久而久之入魔境去矣。那么为什么你们有此现象,我就让你们搞呢?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告诉了你们原理,只要中心有主,可以自由做主,就可暂时玩一下,有助色身的健康。普通学这一套的人哪,不能自由做主,等身上这一股力量跑完了,静下来时,人也是半迷糊的状态,那就不可以。

学佛的人,要注意听啊,见地功用,缺一不可。功用就是功勋,打坐禅定都是功勋边事。功勋见地都须要配合的啊,这是修学佛法的一大原则。何以说呢?佛在显教经论上没有这样有系统、有条理地给你说明白,它是散置在各处的。因为佛经是当时讨论的对话记录,要注意听啊,不要贪图静境啊!这个时候很要紧,不管程度深浅的,都要注意听啊!

在密教呢?它又着相于修法的功用,太着相了,而整个修为的次序,又没有条理化、系统化地坦然说清楚。也许是诸佛菩萨有意留此一法门,要你自己的智慧去参透,自己去融会贯通。所以禅宗初见道时叫做破初参,得见性空。在经教上呢,这个时机也叫做得法眼净,比较能够看清楚正法的真谛了。

依此再深入,大而言之,也就是菩萨得无生法忍。无生,就是一念不生全体现了。所谓忍,就有切断的意思。如何是无生法忍呢?是身心皆忘,身体的感受、知觉一切皆忘,身心皆空,等于这位法师所引用道家的话:“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只有这么形容它了。无生法忍,是拿教理的名词讲;禅宗门下,就叫破初关,后来也叫做破初参。破初参是后世的话,因为抱到一个话头在参,把这个话头参破了,得到这个境界,所以叫做破初参。但是有些禅和子,把话头参破了,已经悟到那个理,功用却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所以仍旧不能说他已经破了初关,这是个大关键。要真正达到这个实际理地,参也参破了,见地功用都到了,才是真正的破初关。

破初关的功用如何呢?就是四禅八定的初禅二禅之间。怎么样说只在初禅二禅之间呢?此时见地上只是见到空性的一面,功用上就是心一境性,定生喜乐的境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