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江口中得到确切的消息后,周昆与许大全便急急忙忙回厂里报道了;看着两人匆匆离去的背影,陈江可以想象得到轴承厂一方面临的压力,周昆以副厂长之尊,也被逼得这样狼狈,其余人则可想而知了。
从周昆的口中,陈江了解到轴承厂的这个二号仓库也被征用了。二号仓库的面积接近七千个平方,差不多是陈江所买下那块地皮的三分之一,这样算起来,将来建成的新汽车总站的面积起码也要超过三万平方了,面积这样大的车站,即便是放到十几年后,也是属于规模比较靠前的,看来左建军的魄力还真是不小。
当然,汽车站不是说迁就能够迁好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当中牵涉到的问题太多,必须要各个部门协调好,陈江知道想要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进展可能性比较低,因此也就没有打算太过急于处理这块地皮。
十月九日上午,万辉从南方回到新明市,这一个月时间,万辉主要跑了广东省的几个沿海城市,而逗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城市就是广东江门市,也是他此行最终的目的地。一个月奔波下来,让原本闭困在新明一隅的万辉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此时的万辉无论见闻见识抑或是谈吐举止,都远非一个月前的他可以相比的,简直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九十年代初,正是沿海各城市改革开放步伐迈得最快的时候,各行各业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并迅速蓬勃发展起来,可以说是商机遍地,促使大量的淘金者脱离原来的单位加入这股改革开放带来的商业热潮,“下海”一词便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
甚至有人这样夸张地形容:在沿海改革开放城市,一不小心弯下腰也能捡到钱。而正是有了这股疯狂的热潮,才形成后来闻名全国的大经济区域“珠江三角洲”。
眼中所见种种,无不显示着沿海各大城市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身处内陆的新明市根本无法与之相比,也正因为这样,万辉对自己公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此时的新明就象是一张白纸,任由别人在纸上写划,万辉有信心在上面添上自己浓重的一笔,更何况有陈江这个眼光长远的领头羊存在。
此次出差到南方,陈江主要给了万辉两个任务,一是为光达轴承厂的产品找到新的买家;二是了解江门地区摩托车行业的发展状况。这两个任务,万辉自问已经按照陈江的要求完满完成,所以在今天回到了新明。
万辉回到新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公司参观了自己的新办公室,此时公司办公楼的装修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再有一个多礼拜就能够正式交付使用,生平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办公室,万辉当然是激动万分。
陈江来到公司的时候,万辉正惬意地坐在他办公室里的老板椅体验拥有自己独立办公室的快感,竟然没有注意到门口陈江的到来。
看到万辉一脸投入的样子,陈江暗暗好笑,故意咳了一下,敲敲办公室门道:“万经理,我可以进来吗?”
“啊!陈总你来了。”万辉抬头一看是陈江,脸上一红,想到刚才自己得意的样子被陈江看到,十分不好意思。
“呵呵,办公室还满意吧?”陈江呵呵一笑,装作没看到他的窘态,开口问道。
“满意满意,当然满意。”万辉边说边点头:“说实话,我在广东看到的许多公司的办公室都没有我们公司的好,能够在这么漂亮的办公室坐着上班,就算不发工资我也愿意。”
“很好,既然万经理这样说,那接下来的几个月就不用给你发工资了。”陈江点点头,很认真地道。
“啊?陈总,你不会说真的吧?”万辉一下子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陈江说道:“没跟你开玩笑,签了这份文件之后,最近三个月工资就暂时不发给你们了。”说完陈江把准备好的一份股份分配协议书拿出来放到万辉的办公桌上。
万辉拿起仔细阅读,越看越惊喜,忍不住激动问道:“陈总,这是真的?公司真的奖励1%股份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