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当下起身告辞,下楼梯的时候,隐隐听到池国安拿起电话在拨号,想是急于打听刚才自己“无意”中透露的消息。走出门口,陈江长长地呼了口气:这一块砖已经抛出去了,就看能引来一块什么样的玉了!
辞别池国安出来,陈江没有去学校找池天,而是直接打了一辆车奔城东区而去。
……
陈江站在路边,看着眼前这块土地,坑坑洼洼,长满了杂草,破旧生锈的烂汽车零件东一堆、西一扎毫无章法地摆在一起,让整块地方看起来就是一个垃圾场。没有人知道,这一块废弃的土地,很快将会变得炽手可热。这块地,正是两年后,新明市汽车总站迁移后的地点。
陈江的计划很简单,在向池国安抛出消息后,再在第一时间把这块地拿下来。而他知道,两年后才迁移的汽车总站,将会因为他的出现而提前。看着这块废旧的地,陈江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他相信,只要左建军不是一个愚蠢的人,自己的计划必然能行得通。而左建军会是一个愚蠢的人吗?答案很明显,恰恰相反,能在四十岁坐上新明市第二把交椅的人,绝对有着过人的才智以及能力。所以,陈江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了信心。
确定地点后,陈江开始打量起周围的环境,由于这个地方处在城区的边缘,而新明市中心是向城南区倾斜的,所以这块地的周围除了些稀疏的住宅外,其他建筑很少,显得比较冷清。不过,紧挨着这片地的边缘,倒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大仓库。陈江信步走过去,发现这仓库的大铁门已经关上,门口没有挂牌子,看不出到仓库里面的货物。他只好沿着旧街道一直往前走。
走了大概三百米,来到一个小路口,可能是中午的原因,周围看不到什么人,偶尔从远处传来两声汽车的鸣镝声。转过路口,陈江才发现路口靠右边的一角有个铁皮小屋,确切地说是一个铁皮小屋搭成的小卖部。
小卖部顶上挂了个牌子“便民小卖部”,陈江走上前去,店主是个中年妇女,正靠在椅子上低头打瞌睡,也难怪,这个位置,过往的人太少,想来生意也不会怎么好。
陈江轻轻敲了敲往前稍稍延伸出来的小铁皮柜台,对方明显吓了一跳,抬起头来看见一副好好学生摸样的陈江,心里定下来。看着中年妇女疲惫的脸容,陈江不由想起前一世爸爸出事后那一脸憔悴的妈妈,心中一软,很有礼貌地开口说:“阿姨,麻烦给我来瓶饮料。”
见有生意上门,中年妇女立即眉开眼笑,爽利地从站起来翻出几瓶饮料,陈江挑了瓶健力宝,拉开封口便喝起来,那阿姨倒有点小聪明,见陈江没有立即付钱,马上从里面拿出一个小马扎递给陈江:“小伙子,累了吧,你坐着歇一会。”
陈江正想找人打听周围的情况,也就不客气,说声谢谢拿过来,坐到边上。“阿姨,我看这地方过往行人不是很多啊,你在这开店,生意很难做起来啊。”陈江“随意”地和店主攀谈起来。
“这会大中午,当然没什么人,我也不图什么大买卖,小本生意,能维持就好,都在这做了好几年了,也习惯了,而且这地方离我家也近,将就一下就好。前两年轴承厂效益好的时候,我这生意很不错啊,那边的仓库几乎每天都有人来,这两年才变成这个样子。”也许是太久没客户过来,中午妇女也觉得无聊,念念叨叨说出一大堆话来。
陈江从里面捕捉到重要信息,开口道:“噢,那边的大仓库是轴承厂的啊?”
中年妇女不疑有它,继续道:“不止那个仓库,那边一大片地方都是轴承厂的。我家那位就在轴承厂上班,好几个月没领到工资了。哎,这破厂子,说不定啥时候就倒闭了……”
中年妇女口中的轴承厂,全称是“新明市光达轴承厂”,一般人都直接称呼为轴承厂,它是新明市唯一一家轴承厂,同时也是新明市比较有名的国有企业之一,全厂拥有三千多名职工,当初很多人为能进轴承厂上班而自豪,却没想现在轴承厂的境况竟然会变得如此沦落。
就这样,陈江七拉八扯,从中年妇女口中套出不少重要信息,不但知道那块地属于轴承厂,也了解到了这个仓库的负责人的身份。这些消息如果属实的话,陈江觉得自己拿下这块地的把握至少在八成以上,下一步,就看具体怎么操作了。